1279年,陆秀夫抱起年幼的皇帝,问道:大势已去,陛下可愿与我跳海殉国?来保我大宋名节,小皇帝哭着回答道:朕也不愿苟活在这世上。随后二人便纵身一跃投入了茫茫大海中。
1279年的一天,持续两百多年的南宋王朝彻底灭亡,中华大地进入元朝统治。
元将张弘范动用上千艘战船,几万名士兵,对南宋最后的军舰发起总攻,张弘范采用“火船冲阵”战术,派遣几十艘装满干柴和硫磺的小船,趁着东南风冲向宋军中央。
宋军主将张世杰将所有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形成水上城堡,但这种防御阵型在火攻面前反而成了致命弱点,火势迅速蔓延到整个船队。
左丞相陆秀夫,曾在南宋朝廷担任礼部侍郎,他亲眼看着张弘范的元军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知道这场仗已经没有胜算。
小皇帝赵昺,从登基后就一直在逃亡,他跟随残余朝廷从福州逃到泉州,再从潮州逃到崖山,足迹遍布东南沿海。
海战进行到第五天,宋军弹尽粮绝,元军截断了所有退路,北面是元军战船,南面是茫茫大海,陆秀夫计算过,即使突围成功,能逃到哪里去呢?
当时确实还有十几艘宋船可以冲出包围圈,大臣苏刘义劝陆秀夫带着小皇帝突围到海南岛,那里还有忠于南宋的地方势力,但陆秀夫拒绝了这个提议。
陆秀夫认为国家到了这个地步,也不能让赵昺受到屈辱,说完,他背起小皇帝走向船舷,两人一起跳入大海,很快就被海浪吞没。
这个决定直接导致了南宋彻底灭亡,如果赵昺活着,至少还有重新复国的希望,陆秀夫选择让皇帝殉国,实际上是斩断了南宋最后的政治象征。
小皇帝跳海后,宋军彻底失去斗志,张世杰见大势已去,下令烧毁剩余战船,杨太后得知消息后也投海自尽,随后是后宫嫔妃、宫女、太监。
为什么南宋军民选择集体殉国?主要原因是元朝的民族政策,元朝将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南宋遗民被归为最低等的“南人”。
在元朝统治下,南人不能担任重要官职,不能拥有武器,连生活习俗都受到限制,对于南宋的士大夫阶层来说,这种政治地位的急剧下降是难以接受的。
南宋朝廷从1276年就开始推行“宁死不降”的政策,宰相文天祥被俘后拒绝投降,在监狱里关了三年最后被处死,成为抗元的精神象征。
崖山海战后,仍有部分南宋遗民继续抵抗,但都被元军陆续消灭。
元朝虽然统一了全国,但南宋的文化传统并没有断绝,很多南宋遗民隐居山林,继续传承宋代的理学思想,这些人被称为“遗民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