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志愿军被俘虏的最高将领,回国后被开除党籍军籍,生活艰苦,好在后来又平反,19

文史充点站 2025-07-28 14:21:00

他是志愿军被俘虏的最高将领,回国后被开除党籍军籍,生活艰苦,好在后来又平反,1996年,这位将军在84岁高龄时与世长辞,他的一生可谓传奇而坎坷,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究竟是谁? 1951年5月,志愿军第五次战役进入尾声,180师在朝鲜中部山区被联合国军包围,当时师长郑其贵负伤,代政委吴成德成为这支部队的实际指挥者。 180师原有1万多人,经过激战后只剩下不到3000人,部队被分割成数十个小股,分散在山区里与敌人周旋。 5月下旬,吴成德带领师部和一部分伤员转移到深山中,他们缺乏食物和药品,只能靠挖野菜、采野果维持生存。 在山区坚持了14个月后,1952年7月,吴成德因为误食有毒植物昏迷,被美军俘获,他成为朝鲜战争中被俘的志愿军最高级别指挥员。 美军得知吴成德的身份后,将他关押在釜山的联合国军战俘营,这里关押着约1.4万名中朝战俘,管理严格。 据后来的战俘回忆录记载,美军对高级战俘采用了多种审讯手段,包括长时间的疲劳审讯、噪音干扰和心理压力等。 美军希望吴成德能够配合他们的宣传活动,或者选择去台湾,但吴成德拒绝了这些要求,坚持要求遣返回国。 在战俘营的19个月里,吴成德体重从130斤降到了90斤,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这些疾病伴随了他的后半生。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按照协定,不愿意遣返的战俘可以选择去台湾或留在韩国,其他战俘分批遣返回国。 吴成德坚持选择回国,1953年12月,他随最后一批遣返战俘回到祖国,在丹东接受了体检和询问。 回国后,由于战俘身份,吴成德受到了长时间的审查,1954年,他被开除党籍和军籍,分配到辽宁盘锦农场工作。 吴成德的妻子龚村当时在北京军区某部工作,得知丈夫的情况后,主动申请调到盘锦,和丈夫一起生活。 在盘锦农场,吴成德担任副场长,主要负责农业生产和基建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 20多年来,吴成德一直在申诉自己的问题,他详细记录了在朝鲜战场和战俘营的经历,多次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1978年,中央开始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平反,1980年,吴成德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恢复了党籍和军级待遇。 平反后,吴成德已经69岁,他开始到各地的学校和部队介绍抗美援朝的历史,讲述自己在朝鲜战场的经历。 1996年,吴成德在北京去世,按照他的遗愿,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吴成德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在战俘营的经历,这些材料后来成为研究朝鲜战争的重要史料。 家人还发现了一些捐款收据,显示吴成德在生前向希望工程和灾区捐款4万多元,这几乎是他所有的积蓄。 吴成德的经历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复杂情况,作为战俘,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他在农场工作的几十年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同事们说他从不抱怨自己的遭遇,总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信源:吴成德——百度百科

0 阅读:0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