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柳惯中说:搞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商店、无人酒店我不奇怪。饭店里用机器人端盘子,我也不奇怪。就连研发AI写文章,也不奇怪。 现在无人驾驶、无人商店到处都是,甚至连AI写文章都不稀奇了,可方向是不是有点偏? 就说这无人驾驶,以后满大街都是无人驾驶的车,那现在开出租车、开货车的司机们可咋办?这些司机靠着开车这门手艺,风里来雨里去,挣点辛苦钱养家糊口。无人驾驶普及了,他们就得面临失业。 还有无人商店,以前商店里需要收银员、导购员,现在机器一弄,人都不用了。那些在商店工作的普通员工,文化水平可能不高,就靠着这份工作过日子,突然没了工作,又没别的技能,怎么生活呢? 更让人无奈的是,现在有的企业用AI监督人上班,员工从有没有迟到早退,到上班时候干了啥,电脑里都记得清清楚楚。人本来想着发明AI能减轻点负担,结果倒好,感觉自己成了AI的奴隶,工作得小心翼翼,一点自由都没了。 再看看那些工厂,以前流水线上全是工人,大家分工明确,靠着劳动赚钱。现在可好,好多工厂引入了自动化设备,大量的工人被辞退。这些工人大多学历不高,家庭条件也一般,失去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 而新出现的和AI相关的工作岗位,比如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标注工程师,他们根本干不了,因为这些岗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 这就导致大量的普通人面临失业,生活陷入困境,而新的就业机会他们又够不着,这科技进步带来的怎么感觉不是好处,而是危机呢? 国家鼓励生三胎,这背后是有原因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以后养老金缺口会越来越大,社会的劳动力也会不足。可现在这AI发展的趋势,让人对生三胎有了新的担忧。 你想啊,啥都能AI来做了,以后孩子长大了,还有工作岗位等着他们吗?就像前面说的,无人驾驶让司机失业,无人商店让店员失业,那等现在刚出生的孩子长大,得有多少岗位被AI占了呀。 家长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供他们读书,结果最后发现没工作可干,这得多让人绝望。从家庭层面来说,生养孩子成本本来就高,现在还担心孩子未来没工作,谁敢轻易生三胎呢? 从社会层面看,鼓励生育是为了保障未来的劳动力供应,可AI的发展却在不断挤压就业岗位。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国家希望大家生孩子,可科技发展的现状又让人们不敢生。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矛盾,生了孩子却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那这些孩子的未来怎么办?这不仅会影响家庭的幸福,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冲击。 所以说,在AI快速发展的当下,国家鼓励三胎的政策意义似乎变得有些模糊,人们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科技进步的初衷,肯定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好,给生活做加法,而不是让普通人丢饭碗,让大家陷入焦虑。我们承认,AI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比如出行更方便了,购物更快捷了。但不能只看到这些好处,而忽视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拿医疗来说,AI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这是好事。可如果因为AI的出现,医院开始大量裁员,减少医生和护士的岗位,那可不行。毕竟看病这件事,很多时候患者需要和医生面对面交流,需要人文关怀。 还有教育领域,AI可以辅助教学,但不能取代老师。孩子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陪伴,不能全交给机器。我们要让科技进步真正为人类服务,而 不是让人类成为科技的受害者。 企业在引入AI的时候,也应该多考虑一下员工的利益。不能为了追求效率和利润,就把员工都裁掉。可以让员工和AI协同工作,让AI辅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障员工的就业。 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AI的发展,引导企业合理使用AI,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同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适应AI时代的复合型人才,让普通人也能在AI浪潮中有立足之地。 只有这样,科技进步才能真正给人类生活做加法,让大家既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又不用担心失去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仅退款AI图会不会有点过于离谱了?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