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跟风”是现代的词汇,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古代社会同样充斥着这种现象,古人的审美标准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唐朝的女性审美观,尤其是对身材的偏好,反映了这一时代与文化的深刻变化。
唐朝女性为何推崇丰腴美?
从历史文献来看,唐朝的审美风尚并非一成不变。在杨玉环尚未获得宠爱之前,丰腴的女性并不被普遍视为美丽的标准。然而,随着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深厚情感,唐朝的审美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丰满的身形开始成为美女的象征,女性的体型是否丰腴成为衡量其美丽与否的重要标准。显然,杨玉环的身形并非单纯的肥胖,而是一种匀称的美感。
用现代的审美标准来看,杨玉环的身形堪称完美——她的身体在“该丰满的地方丰满,应该苗条的地方苗条”。她整体的身形既有曲线美,又不失纤细感,因此在当时成为了美的标杆。民间的许多女子,也开始效仿她的身形和健康管理方法,纷纷向宫中的女子探听贵妃的养生之道,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拥有她那样的丰满曲线。
杨玉环的美丽秘诀:荔枝
杨玉环的美体秘诀,也许就在那时人们难得一见的水果——荔枝之中。唐代的诗人白居易曾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表明了杨玉环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事实上,《新唐书》记载了杨玉环的饮食习惯,特别提到她对荔枝的浓厚兴趣。虽然荔枝并非长安地区的本土水果,但这种美味的热带水果却成为她的最爱。
当时长安的农业技术并不发达,因此荔枝不易获得。虽然荔枝干在长安并不难找,但新鲜的荔枝则成了杨贵妃难以满足的渴望。为了让杨玉环能享受到这种美味,李隆基不惜重金,设立专门的驿站与快速运输线路,将荔枝从遥远的荔枝产地运送到长安。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特别采用了密封瓷罐和竹筒这类保鲜容器,将荔枝保持在最好的口感中。
运输荔枝的巨大成本
李隆基的“特快专递”不仅涉及众多驿站的设置,还要求专人负责运输,确保荔枝能在最短时间内送达长安。运输所需的成本之高,足以令现代人惊叹。历史记载称,李善德与杨国忠的对抗中提到,转运荔枝的总成本高达31020贯,而这一笔费用相当于一个普通公务员258年不吃不喝才能赚到的金额。
虽然唐代的水果种类繁多,但杨玉环之所以钟情于荔枝,远不止因为它的美味。荔枝富含糖分,能够提供大量的能量,而杨玉环身为宫中的贵妃,日常活动较少,这些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体内的脂肪,使得她保持了曲线优美的身形。此外,荔枝还有着排毒养颜的作用,维生素丰富,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问题,让皮肤保持白皙光滑。
荔枝的副作用与杨玉环的调理法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虽然荔枝能帮助杨玉环维持美丽的身形,它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副作用。由于荔枝“火气大”,过多食用容易引发上火,口腔溃疡、流鼻血等症状频发。杨玉环对此有所察觉,并开始寻求解决之道。她采纳了民间流传的“土方子”,采取了一些独特的方法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玉环有两个独特的降火方法:一是饮花露,二是含玉鱼。她常常在清晨去御花园采摘花枝,饮用花朵上的甘露,这被认为能够帮助降温清肺。另一种方法是将一块玉鱼含在口中,据说这能够“凉津沃肺”。虽然这些方法在现代看来或许效果有限,但在当时却被视为杨玉环保持健康的秘诀之一。
此外,历史记载还提到杨玉环患有“多汗症”,这一点似乎与她频繁食用荔枝的上火问题有关。尽管有些人说她患有狐臭,但这一说法未必准确。毕竟,杨玉环极为注重个人卫生,时人对她的个人清洁有着较高评价。她热衷沐浴,华清池便是她对个人卫生要求高的明证。因此,所谓的狐臭之说,实属无稽之谈。
总结
通过对杨玉环的美丽传说以及她对荔枝的钟爱,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古代皇宫女性如何通过饮食与养生来塑造和保持自己的身形与容貌。她不仅是当时美的象征,也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关于审美、健康与生活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