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去世11年了,舅妈和村上的一个光棍好上了,表哥知道后,坚决不同意,舅妈说她的
大舅去世11年了,舅妈和村上的一个光棍好上了,表哥知道后,坚决不同意,舅妈说她的幸福,她做主,两个表哥一气之下,把舅妈轰出家门了。
那天傍晚的雨下得特别急,舅妈抱着一个用化肥袋缝的包袱站在院门外,望着紧闭的红漆铁门直掉眼泪。门里传来二表哥气急败坏的吼声:"你要是敢跟那个老王走,就别认我们俩!"舅妈抹了把脸,雨水混着泪水顺着皱纹往下淌,她张了张嘴想喊什么,最终还是拖着湿漉漉的布鞋,一步一回头地往村西头挪。
村西头的老王头在自家土坯房门口等了半宿。看见舅妈佝偻的身影出现在巷口,他赶紧把屋檐下的马灯往亮处移了移,手里攥着的粗瓷碗里,红糖姜茶还冒着热气。"先暖暖身子。"老王头把碗递过去时,手指在微微发颤。舅妈接过碗的瞬间,听见屋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原来老王头特意把东厢房收拾出来,炕上铺着新晒的稻草,墙角堆着刚从自家地里摘的棉花,白花花的像堆雪。
这事儿像长了翅膀似的,第二天一早就传遍了全村。有人说舅妈不守本分,守着两个半大的小子还不安分;也有人叹着气说,毕竟才五十出头,守了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两个表哥在村头的小卖部听着这些闲言碎语,脸涨得通红,大表哥把手里的啤酒瓶往地上一摔,指着老王头家的方向骂:"伤风败俗!"
舅妈在老王头家住了半个月,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扫院子、喂鸡,把个破旧的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老王头白天去镇上打零工,傍晚回来总能捎回些新鲜玩意儿:有时是两串糖葫芦,有时是块花布。有天傍晚,他揣回来个红绸布包,打开一看是支银镯子,镯子上刻着缠枝莲,是他跑遍旧货市场淘来的。舅妈摩挲着镯子掉了泪:"年轻时你大舅也送过我一支,后来给大表哥换学费了。"老王头蹲在旁边抽烟,烟灰掉在裤腿上也没察觉,只闷闷地说:"以后我给你买新的。"
入秋时,大表哥在县城工地上摔断了腿。二表哥慌里慌张跑到老王头家报信,舅妈正在灶台前烙饼,听见消息手里的擀面杖"哐当"掉在地上,撒腿就往村口跑。等她跟着二表哥赶到县医院,大表哥躺在病床上哼哼,医生说要交三万块手术费。两个表哥东拼西凑只弄来几千块,急得在走廊里直转圈。
舅妈摸遍了身上的口袋,掏出个用手绢层层包裹的布包,里面是她攒了多年的养老钱,零零碎碎加起来才八千多。"还差得远呢。"二表哥蹲在地上揪头发,舅妈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就往医院外跑。
天黑透时,舅妈攥着一沓皱巴巴的钞票回来,手心被纸边硌出了红印。"先交上吧。"她把钱往二表哥手里塞,二表哥数着数着突然停住了——钱里混着几张五十的,边缘还沾着泥土,像是刚从地里刨出来的。"你哪来的钱?"他抬头时,看见舅妈空荡荡的手腕,才想起那支银镯子不见了。
手术很顺利。大表哥能拄着拐杖下地那天,舅妈端着熬好的排骨汤去病房,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对话。二表哥在说:"那天我去老王头家,看见他把准备盖房的木料都卖了,还跟他远房侄子借了高利贷......"舅妈手里的保温桶"咚"地撞在墙上,排骨汤洒了一地,冒着白气在瓷砖上蜿蜒。
深秋的玉米地一片金黄,舅妈坐在田埂上掰玉米,老王头在旁边帮着递筐子。远处传来自行车铃铛声,两个表哥推着车站在田埂那头,大表哥拄着拐杖,裤腿还沾着泥。"妈,回家吧。"大表哥的声音有些沙哑,二表哥从车后座搬下个蛇皮袋,里面是新做的被褥,"我们把东厢房收拾出来了。"
舅妈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玉米往筐里放。老王头直起腰,拍了拍沾着土的裤腿:"让你妈再想想。"二表哥突然往老王头面前走了两步,憋了半天才说:"王大爷,谢谢您。"说完红着脸转过头,看见大表哥正往舅妈手里塞个小盒子,打开一看,是支崭新的银镯子,比之前那个亮堂多了。
秋收后的第一个集日,舅妈挎着竹篮去赶集,碰见相熟的婶子打趣:"这下好了,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舅妈笑着往竹篮里装苹果,看见不远处老王头正挑着两筐红薯往这边走,筐绳在他肩上勒出深深的红痕。两个表哥从后面赶上来,二话不说接过扁担,大表哥在前,二表哥在后,踩着青石板路稳稳地往前走,老王头和舅妈跟在后面,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
走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大表哥突然停住脚,回头对老王头说:"王大爷,今晚来家里吃饭吧,我给您炖排骨。"老王头搓着手嘿嘿笑,舅妈从竹篮里拿出个苹果塞给他,红通通的苹果在他粗糙的手心里,像个小小的太阳。
用户81xxx56
其实什么亲情 爱情 友情 真是有钱才是硬道理 如果没钱 连这瞎编的都编不下去了
霜木
文笔还行,可以当个文秘。至于写小说嘛?呵呵,漏洞百出。我也是好抬杠的主,给你捋捋。1,工地上摔伤住院,应该是施工队付医药费呀。即使农村盖自建房伤了,也是东家先付钱看病,哪有工人自己掏钱看病?2,医院押金要三万?人家剖腹产住院也就万把块押金。3、一个银手镯才多少钱?大几百上千而已,在本文中的经济比例微不足道,却大力渲染。4、建房材料不是金条,说卖就立马能卖掉,上午回去下午就变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