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祁连山石窝山那场血战,西路军几乎拼光了。才19岁的王定烈,被一颗

古今漫谈 2025-07-27 10:15:06

1937年3月,祁连山石窝山那场血战,西路军几乎拼光了。才19岁的王定烈,被一颗7.9毫米的子弹从左后腰狠狠打进去,穿透左肾,最后卡死在脊梁骨的缝隙里,人当场就昏死过去。

王定烈,1918年出生在四川宣汉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那年头,国内乱成一锅粥,日本鬼子虎视眈眈,军阀混战,老百姓苦不堪言。可这小子从小就有点不一样。他妈在村里算是个“文化人”,没事就给他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岳飞抗金的事儿,把他听得热血沸腾。1927年,中共搞的“川东游击军”在附近活动,农民协会也起来了,革命的歌声满山飘,小小年纪的王定烈心里就埋下了种子。 1932年,他跑了15里地去岩门场读小学,第二年又转到70里外的蒲家场第五高级小学。这孩子脑子好使,成绩老在前三,学费都免了。在学校,他听老师讲了不少革命道理,彻底点燃了他的心。1933年11月,15岁的他干脆加入了红四方面军,当了个“红小鬼”。从战士干到传令员,再到文书,这小伙子一步步成长起来。后来,他还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的战斗,跟着部队翻雪山、过草地,长征的苦都吃了个遍。

1937年3月,西路军在祁连山石窝山跟马家军干上了。这仗打得惨烈,风雪交加,子弹乱飞,西路军被围得死死的。王定烈那时候才19岁,年轻气盛,冲在前面。结果,一颗7.9毫米的子弹从他左后腰钻进去,穿透左肾,卡在脊梁骨缝里,人当场就昏过去了。战场上尸体堆成了山,他醒过来时,身边全是血和死人。他硬撑着,跟两个重伤的战友互相扶着,滚下山坡,躲进一间破土屋。 可没喘口气,马家军就追来了。机枪扫射,马刀乱砍,王定烈头顶又挨了一下,幸亏军帽里的铁片挡住了刀锋,才捡回一条命。这仗打到最后,西路军几乎拼光了,他也落到了敌人手里。 被俘后,王定烈被押到张掖,伤口感染得不成样子,疼得要命。一个外国护士看他可怜,用盐水帮他洗了洗伤口,总算缓了口气。押他的队伍里有个叛徒叫郭锡山,这家伙劝他投降,说跟着马家军有活路。王定烈一听就火了,忍着疼站起来骂:“你个卖国贼,滚远点!”他这一动,卡在脊梁骨里的子弹居然从骨缝里滑了出来,可这颗子弹还是留在了他身体里。

1937年8月,押送他的队伍路过西安,八路军趁机把他救了回来。到了延安,他啥也没说,养了养伤,又上了战场。那时候他才20岁,身上还带着伤,可他就是不肯歇着。 回到部队,王定烈没跟谁提过自己那颗没取出来的子弹。他怕领导让他休息,硬是咬牙接着干。后来,他参加了中原突围,还去了抗美援朝前线。每次打仗,他都冲在前头,身上那颗子弹就跟个老伙计似的陪着他。直到1953年,医生才把这颗“战友”取出来。取出来一看,子弹已经锈得不成样子,可他愣是扛了16年。 1961年,王定烈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一路走来,他没少吃苦,可也没少出力。到了晚年,他还是那个倔脾气,2014年去世,活了96岁。他的故事传下来,让人听了既震撼又感动。

0 阅读:49
古今漫谈

古今漫谈

解锁无限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