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随军记者拍下了一位将军的遗容!照片中,已经牺牲的将军满身血污,头上还绑着厚厚的绷带,穿着破旧,躺在极其简陋的担架上,双拳紧握,似乎死得心有不甘。 陈钟书是云南安宁人,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正因为他尝过穷苦的滋味,心里才特别明白,国家要是不强,老百姓就没好日子过。 后来陈钟书当了兵,心里一直有着让家乡、让全国的百姓都能安稳过日子的抱负。 1937 年,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消息传来,陈钟书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他跟家里人说:“日本日军太欺负人了,我必须上战场,不把他们打跑绝不回来。” 当年 10 月,陈钟书就跟着部队往前线开拔,一路上看到被日军炸烂的村子、逃难的老百姓,心里更加愤怒,杀敌的念头也越来越坚定。 转年春天,陈钟书带着队伍到了台儿庄,这里的仗打得十分惨烈,光是他负责的邢家楼、五圣堂阵地,就被日军攻了四十多次。 那时候,双方的武器差距悬殊,日军还有飞机低空扫射,但陈钟书跟战士们定下了规矩:只能往前冲,不能往后退。 之后的战斗中,每次敌人冲上来,他们就躲在掩体里,等日军靠近了再打,手榴弹、机枪一起上,好几次都把敌人打跑了,地上躺的全是日军的尸体。 4 月 23 日下午,我军的子弹已经快打光了,但日军却又发起了总攻。 这时候陈钟书站起来喊:“上刺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只能前进!” 话音刚落,他就第一个冲了出去。 其实打了好几天,陈钟书早就累得快扛不住了,但在坚强的意志下,他仍旧一个人挑倒了 14 个日军。 就在这时候,一颗流弹打中了他的脸,战士们见状赶紧把他抬上担架往后方送,可路上,这位 47 岁的将军还是没撑住,牺牲了。 我们现在常说 “岁月静好”,可这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陈钟书将军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当年的艰难,他的精神和名字,应该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太阳]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随军记者拍下了一位将军的遗容!照片中,已经牺牲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7-27 00:00: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