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48年的解放隆化战斗中,董存瑞的最终遗言,并不是“为了新中国,前进”!老战友表示:就两字。 1948年5月25日,隆化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关键时刻,董存瑞所在的6连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攻占敌人的核心阵地,即隆化中学。 董存瑞是爆破组的头儿,他和战友们把4座又硬又结实的炮楼和5座特别难搞的碉堡都给炸了,可就在部队准备最后冲的时候,他们却被敌人偷偷藏好的一个桥形暗堡给拦住了去路,情况一下子变得特别紧张。 暗堡在河床上,离地面大概3米高,两边桥台特别光滑又陡峭,根本没法放炸药,这时,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形势非常危急,每拖一秒,就可能有更多战友在敌人火力下牺牲。 在这关键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坚定地主动请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应该冲锋在前,让我去吧!”连长看到董存瑞的决心,最终含泪点头同意了,董存瑞在战友郅顺义的掩护下,义无反顾地冲向那个威胁战友生命的暗堡。 密集的子弹不停地打过来,董存瑞的左腿不幸被击中,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咬紧牙关,强忍着剧痛,在地面上艰难地向前爬行,终于,在距离那座坚固的暗堡仅有几米的地方,他停了下来,他发现四周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合适位置。 在这个紧急关头,董存瑞的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但最终他决定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托起那沉甸甸的炸药包,只见他毫不犹豫地用双手将炸药包高高举起,紧贴在暗堡的墙壁上,然后右手猛地一用力,拉燃了导火索,一瞬间,火花乱飞,导火索嗖嗖地烧着,发出嘶嘶的声音。 根据当时掩护他的战友郅顺义回忆,董存瑞在点燃导火索的瞬间,并没有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而是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了两个字:“卧倒!” 这一声呼喊,饱含着对战友的深情与责任,话音未落,一声巨响震彻山谷,桥形暗堡被炸得粉碎,部队趁机冲入隆化中学,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董存瑞牺牲后,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只找到了一只带血的鞋子,他的遗体已与炸碎的石块融为一体,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的领导封他为“战斗英雄”。 多年后,电影《董存瑞》中“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台词,成为激励几代人的精神标志,但根据郅顺义等老战友回忆,或许那声“卧倒”,是他对战友的守护,也是对革命信念的坚守。 信息来源:《从董存瑞的呼喊说开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浮云]1948年的解放隆化战斗中,董存瑞的最终遗言,并不是“为了新中国,前进”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7-26 18:00:35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