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元宵节,哈工大预科班学生孙家栋准备回家时,突然发现食堂有红烧肉,一时嘴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7-26 11:03:17

1950年元宵节,哈工大预科班学生孙家栋准备回家时,突然发现食堂有红烧肉,一时嘴馋的他,决定吃了红烧肉再回家,不料这碗红烧肉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食堂里挤满了学生,红烧肉的香气飘得老远。

孙家栋跟着舍友排到队伍最后,前头乌泱泱全是人。

肚子咕咕叫的时候,广播突然炸响:"国家空军招兵!"整个食堂瞬间安静,筷子悬在半空。

招飞行员?还是在学校直接报名?大伙儿都懵了。

有人小声嘀咕:"咱们这种学生能行吗?"孙家栋却猛地一拍大腿:"我去!"报名表一交,体检一过,这名工科生就这么穿上了空军蓝。

那年他才21岁,哪里想得到,这碗肉竟成了命运的分水岭。

去苏联留学那天,教员指着天空说:"看见没?别人的飞机遮着咱的云彩。"

孙家栋攥紧拳头,八年间,他在茹科夫斯基学院啃完比人还高的教材,睡觉时间掰成两半用,最后捧着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时,连苏联教授都竖大拇指:"中国人,较真!"

可真正的硬仗在国内等着,1960年,苏联专家一夜撤走,扔下半截的导弹图纸。

实验室里死一样安静,有人忍不住问:"没洋人帮衬,咱能成吗?"孙家栋把铺盖搬进办公室。

油印机吱嘎响,他带着团队把俄文资料一页页译成中文,算草纸堆成小山。

困了拿冷水浇头,饿了啃窝窝头。

有天凌晨三点,他突然摔了铅笔大笑:"成了!参数对上了!"十年饮冰,终造出"东风一号"导弹。

1970年4月24日,戈壁滩的风沙刮得人脸生疼。孙家栋盯着发射架上的"东方红一号",指关节捏得发白。

卫星升空那一刻,《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他蹲在沙地里捂着脸,眼泪从指缝往下淌。

二十年前食堂里那个馋肉的小伙子,此刻让中国成为第五个摸到星星的国家。

后来他头发全白了,却还要蹚更远的路。2004年"嫦娥一号"立项,75岁的孙家栋又挂帅出征。

年轻人劝他歇歇,他眼一瞪:"月球背面还没脚印呢!"

探测器着陆那天,指挥部爆发欢呼,他扶着桌角慢慢站起来,只说了一句:"给红烧肉加个菜。"

人生奇妙得很,一念之间留下吃碗肉,一个工程师的命运就绑上了国之重器。

这偶然背后藏着必然,那年头多少像孙家栋一样的年轻人,听见"国家需要"四个字,骨头缝里都迸出劲儿来。

他们用算盘打出导弹参数,拿青春点亮卫星轨道,名字或许无人知晓,功勋早已刻在星河之间。

如今神舟飞船九天揽月,天宫空间站遨游苍穹。

当五星红旗映着浩瀚银河,总该记得:有些光芒,始于食堂里一碗油汪汪的红烧肉;有些丰碑,立在无名英雄咽下的风沙里。

0 阅读:282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