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太战略”强索韩国,要韩国大出血,向韩国提出个“送命”要求,李在明能答应吗?据韩国《朝鲜日报》24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在近期和韩国的磋商中,已正式要求韩方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范围,以涵盖“更广泛的印太地区”。本月18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在东京举行的会谈中,敦促韩方将韩美同盟重新定义为“未来型全面战略同盟”。美国要求的所谓“同盟现代化”还包括增加韩国自身的国防开支,以及为美国部署战略资产分摊更多费用。 近日,美国正式向韩国抛出一项堪称“战略重注”的要求:将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从朝鲜半岛延伸至“更广泛的印太地区”。同时,美国还要求韩国将国防开支从GDP的2.3%大幅提升至5%,仅以2024年数据计算,便意味着韩国需凭空增加高达505亿美元的军费投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东京的会谈中,更将“未来型全面战略同盟”的愿景摆在韩国新总统李在明面前。 这项要求对韩国而言,无异于一场高风险的豪赌。军事战略的扩张与财政负担的骤增如两座大山同时压下。美国此举显然意图将韩国更深地纳入其“印太战略”体系,使首尔成为对抗所谓“区域挑战”的前沿棋子。然而,韩国战略安全的核心与命脉,始终系于朝鲜半岛本身。将防御承诺无限扩大至整个印太,迫使韩国军队远离本土预设战场,不仅分散其应对朝鲜这一最直接、最现实威胁的资源与精力,更可能将其卷入远方的、与韩国核心利益关联度甚低的潜在冲突漩涡,这无异于让韩国为美国的全球布局“火中取栗”。 与此同时,天文数字般的额外军费要求,更令韩国经济难以喘息。505亿美元的增加额,这远超韩国年度教育预算总额,几乎等于其年度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在民生压力巨大、经济增长承压的当下,如此庞大的非生产性投入,无疑将挤压社会福利、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弹。 李在明总统甫一上任便遭遇如此棘手难题。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并非仅对韩国一家施压。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等盟友近期同样收到来自华盛顿要求“更明确选边站”的敦促信号。这一动态为李在明提供了一种可能:“战略模糊”与“观望协同”。观察其他盟友,尤其是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如何在深化美菲军事合作与避免过度刺激地区大国之间寻找平衡,日本岸田政府如何回应美国类似的扩责增费要求,以及澳大利亚在奥库斯框架下已承担重负后的反应,都将成为韩国外交决策的重要参照。 李在明很可能采取一种“口头战略支持、行动审慎权衡”的策略。在公开层面,重申韩美同盟的重要性,表达对“印太自由开放”原则的支持,展现合作姿态。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扩大条约适用范围的具体地理定义、任务性质、出兵条件等关键条款进行严格限定和艰苦谈判;在军费增幅和时间表上,则极力争取一个更符合韩国财政承受力与经济节奏的、分阶段实施的方案。其核心目标是在不公然忤逆美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维护韩国自身的战略安全聚焦点与经济利益,避免被彻底绑上可能疾驰的战车。 美国的“同盟现代化”要求,本质上是将其全球战略的成本与风险向盟友进行大规模转嫁。韩国面临的困境,尖锐地揭示了所谓“同盟”关系中难以调和的张力——盟主的安全诉求与盟友的国家利益并非总是一致,甚至常常存在根本性冲突。李在明能否在两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凭借“战略模糊”与巧妙的周旋,为韩国守住一条相对独立、符合自身核心利益的防线? 当美国的保护伞日益显现出高昂代价与战略枷锁的双重属性,包括韩国在内的盟友,其“战略模糊”的回旋空间究竟还能维持多久?这盘以国家命运为注的棋局,考验着李在明的政治智慧,更牵动着东北亚乃至整个印太地区的和平脉搏。
韩国是否在衰落?你怎么看
【2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