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交火了!泰方刚找过中国,柬埔寨1700万人正为洪森的嚣张买单。 泰国和柬埔寨边境突然开火,虽然时间不长,但火药味十足,这次交火的原因,可能跟3名泰国兵在边境巡逻时,突然被地雷炸伤有关。
泰国一怒之下,7月23日直接宣布把柬埔寨大使赶走,还召回了自家大使,两国外交关系直接降到最低档,结果话还没凉透,两边军队就打起来了。 这场冲突的导火索看似是地雷,实则是两国纠缠了半个世纪的“领土情结”。 柏威夏寺那座建于12世纪的印度教神庙,在1962年被海牙法庭判给柬埔寨后,就成了泰柬关系的“定时炸弹”。 2008年柬埔寨申遗成功时,泰国国内的民族主义者直接冲进总理府抗议,把当时的总理沙马骂得狗血淋头。 2011年双方更是动用火箭炮和大炮,在寺庙周边打了4个月,造成数十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 这一次,泰国以“地雷事件”为由关闭边境口岸,本质上是对柬埔寨长期“小动作”的总爆发——从2025年6月洪森下令禁止泰国农产品入境,到7月冲突前柬埔寨在争议地区增设哨所,双方的博弈早已从外交口水战升级为军事肌肉秀。 而洪森的“强硬外交”看似威风八面,实则让柬埔寨成了最大输家。这个总人口1700万的国家,对泰国的贸易逆差去年就高达26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60%。 泰国关闭边境后,柬埔寨每天损失的跨境贸易额超过4000万美元,占其日均贸易量的28%。 要命的是,柬埔寨85%的燃油和60%的日用品依赖泰国进口,边境封锁直接导致金边的汽油价格飙升37%,超市里的大米货架空了一半。 洪森虽然在电视上呼吁“不要囤积商品”,但金边市民还是排起长队抢购方便面,这种场景让人想起2020年疫情初期的“囤货潮”,只不过这次的罪魁祸首不是病毒,而是自家总理的外交豪赌。 还有旅游业的崩盘,更是给柬埔寨经济致命一击。这个占GDP近10%的支柱产业,在2024年刚从疫情中缓过劲来,接待国际游客670万人次,其中泰国游客占比32%。 冲突爆发后,泰国旅行社紧急取消了2300个赴柬旅游团,暹粒吴哥窟的门票收入暴跌65%,靠卖纪念品为生的小商贩们只能坐在空荡荡的寺庙台阶上发呆。 讽刺的是,柬埔寨政府为了“报复”泰国,宣布暂停对泰国公民的落地签政策,结果把自己的“财神爷”彻底得罪——去年泰国游客在柬埔寨人均消费820美元,是中国游客的1.7倍。 军事上的悬殊差距,让柬埔寨民众成了最大受害者。泰国拥有36万军队、30架F-16战斗机和16935辆装甲车,而柬埔寨12万军队里,能正常使用的坦克不到200辆,空军甚至没有一架现代化战斗机。 这种“降维打击”在7月24日的冲突中暴露无遗:泰国F-16战机精准摧毁柬埔寨两处炮兵阵地,而柬埔寨发射的12枚火箭炮有7枚偏离目标,其中一枚误炸了泰国边境的小学,造成3名学生重伤。 这种“不对称战争”的直接后果,是柬埔寨边境省份奥多棉吉的5万居民连夜逃离家园,他们背着行李在丛林里跋涉的场景,让人想起1970年代红色高棉时期的逃难画面。 不仅如此,柬埔寨引以为傲的云壤海军基地,其升级项目中60%的建材来自泰国,边境封锁导致项目进度推迟3个月,原本计划2025年完工的干船坞,现在成了半拉子工程。洪森可能没想到,他对泰国的“斗气”,最终伤的是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