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男子为了跟妻子尽快离婚,同意把7套房都给女儿,可他再婚生了孩子后,又反悔了,跟女儿打了7年的官司,想把7套房要回去,败诉后,男子不甘心,又把女儿告上法庭,每月索要5000赡养费,一个劲哭穷,说他做保安每月挣2000多无法养家糊口。前妻怒了:你凭啥让我女儿出钱,养你的老婆孩子?做梦去吧!结局让男子傻眼。 7月22日,BRTVi生活这一刻报道了一起案例,引发了关注,也让人唏嘘不已。 一男子有个幸福的家庭。妻子贤惠,女儿可爱,而且有7套房产,那可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无论是出售还是出租,都价值不菲,可以说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 但真应了那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2018年,男子突然毫无征兆的提出离婚,为了尽快从婚姻里抽身而退,他可以说下了大血本,爽快的答应了,把7套房都留给女儿。 虽然房子给了女儿,但毕竟女儿没成年,双方约定,他们对房子有使用权,前妻拥有3套一居室的使用权,而男子拥有3套二居室的使用权。 也就是说,离婚后,男子可以把3套两居室出租出去,作为他的生活来源。 离婚后的男子很快再婚,然后又生了个孩子,也不知道是他反悔了,还是现任妻子撺掇的,男子突然要求女儿把7套房子归还给他。 前妻和女儿当然不同意,男子一气之下,也顾不上父女情分了,竟然把女儿告上法庭,可他打了7年的官司,全部以败诉告终,但他还是不死心。 男子眼珠一转,又计上心来,既然要不回房子,那就要赡养费,反正不能便宜了前妻和女儿。 于是,男子又另辟蹊径,从赡养费的角度,起诉女儿,要求她每月支付5000元赡养费,并哭穷装可怜,说他现在沦落到做保安的地步,每月就挣2000多元,自己都养活不起,别说养家糊口了。 前妻替女儿出庭,她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在她看来,前夫落魄那是必然的,亏妻百财不入,前夫简直不要 脸,3套二居室房子的使用权归他了,他仅靠租金,就可以吃喝不愁。 他之所以先要房子后要赡养费,肯定是他妻子在后面怂恿的,他有能力再婚生孩子,就有能力养他们,凭啥让女儿出钱给他养老婆孩子? 虽然离婚了,但她并没有在女儿心里种下仇恨父亲的种子,反而告诉女儿,父母分开,是因为志不同道不合,跟孩子无关,以后,她还得孝顺父亲。 如果前夫七老八十,没有了自理能力,他跟女儿要赡养费,那是应该的,如果女儿不给,她都不答应,但现在,前夫有工作,有生活来源,他的赡养费要的太早了点,她绝不会同意他的无理要求。 一个要,一个不给,调解陷入僵局,看来只能等着法庭宣判了。 有人说,这只能说明前妻很精明并且旺家庭,俩人在一起时攒七套房,这是前段婚姻存续期间创造的价值,给到俩人共同的女儿,他拥有三套房屋的使用权,一点儿毛病都没有。第二段婚姻挣不来钱了,说明没有前妻自己支撑不起来,现在咋有脸要7套,至多要他有使用权的三套,即便是这样,法院也不会支持。 《民法典》第657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赠与的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得随意反悔。离婚协议本质上是双方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的“一揽子解决协议”,也相当于合同,如果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撤销情形,法院一般不支持撤销或变更。 男子自愿将7套房产赠与女儿并约定使用权归属,该协议经双方签字确认且已实际履行,使用多年,无证据显示存在胁迫或显失公平,因此赠与条款合法有效。 法院通常认为,离婚协议的赠与条款是附属于离婚这一身份关系的特殊约定,优先于普通赠与合同规则,即使没过户,子女仍可依据协议主张权利。 《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父母主张赡养费需满足“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要件。 男子虽自称月薪仅2000元,但拥有3套房产的使用权,可出租获利,综合收入来源和财产状况,显然不满足“生活困难”的标准。 赡养费的判定需综合考虑父母收入、资产、子女经济能力等因素。即使父母收入较低,但如果有其他财产性收益,如房租,法院通常不支持赡养费诉求。 男子离婚时赠与房产的行为系自愿且有长期居住权保障,再婚生育并非法定撤销理由,法院7年间多次判其败诉符合《民法典》第1076条、第464条规定。 离婚协议的财产处分条款具有强制力,当事人不可因“后悔”“再婚”等理由随意推翻,否则将导致家庭关系反复陷入讼累。 男子主张的“赡养费”实质是为新家庭分摊开支,与《民法典》第1067条“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立法目的不符,法院必然驳回其请求。 男子有租金收益、名下房产使用权等财产性收入,不属于“生活困难”;再婚生育子女的抚养支出应由其自身承担,不可转嫁给前段婚姻的子女。 对此,你怎么看? 关注@灋律盐究员 学法辩是非,用法止纷争。
北京,男子离婚,和前妻约定好,家里7套房都留给了女儿,他们只要使用权。岂料,男子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