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第一波爱国力量来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H20芯片,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采访时公开表示支持国产芯片。 国产芯片一直是咱们国家最关键、也最容易被卡住的短板之一。长期以来,芯片领域都被美国和少数几个西方国家垄断,他们说封锁就封锁,说禁售就禁售。中国想发展自己的芯片技术,但因为设备、技术、工艺、市场等多个方面的限制,一直很难一口吃成胖子。 可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从零干起。哪怕慢一点,哪怕一开始差点,但只要干得稳,就有机会追上去。 这几年,国产芯片确实在一步步往前走,不少国产品牌也开始陆续推出自己的GPU、CPU和AI芯片。虽然性能和顶尖水平还有距离,但好歹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这时候,美国突然解禁H20芯片,就是一个“杀回马枪”。别看他们嘴上说是“正常市场行为”,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啥好心。 人家就是看准了咱们的芯片刚冒头,就想用现成的高性能芯片压你一头,让你没市场、没客户、没机会成长。 说白了,这就是想趁咱们“幼苗期”直接掐死。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干这事儿,从技术封锁、打压中兴、制裁华为、断供高端设备,到现在有条件地“放水”,套路一套接一套,换个壳继续演。咱要是不明白这点,那可就真掉坑里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周鸿祎的表态才显得格外重要。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得很直白:360已经在把芯片采购转向国产方向。 虽然国产芯片目前跟英伟达这些世界顶级水平还有差距,但必须得用,用得越多,它才能进步越快。这话说得真是不绕弯子,也非常到位。 你说现在咱国产芯片性能还差,那不用它怎么提升?市场不给它机会,它又靠啥活下去?没有客户、没有实际使用经验,再好的技术也只能躺在实验室里吃灰。而企业用起来、用户参与进来,才是技术不断优化迭代的核心动力。 其实咱们不怕性能差一点,怕的是自己人都不用自己东西。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支持国产芯片,那国产芯片根本活不下去。搞科技不是讲情怀,但发展自主技术就得有人站出来。 如果每一个企业都像360这样,愿意多承担一点风险、多给国产芯片一次机会,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超越”的技术壁垒。 现在的形势很明朗了,美国是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对中国高科技的压制的。他们不希望中国崛起,更不希望中国在芯片这条赛道上有一席之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事关国家安全、科技自主、未来战略的长期对抗。 那我们该怎么办?第一,当然是全力支持国产芯片企业的发展。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一家中国企业、每一个科技从业者、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责任。你多用一次国产芯片,就是给它多一次改进机会;你多一个支持的态度,就是为技术进步添砖加瓦。 第二,国家层面可以考虑采取更有力的保护措施。比如,对H20芯片征收高额关税,甚至阶段性地限制这类芯片的进口。一方面让国产芯片有“喘口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中国不是你想打压就打压、想诱惑就能得逞的市场。 当然,我们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要搞保护主义,而是要给自己一点发展机会。在技术没完全成熟之前,这样的“有限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有围栏和支撑,才能长成大树。等哪天咱们的芯片技术真站稳了脚,那时候想开放也不怕了。 第三,还是要强调企业家的责任感。周鸿祎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用行动告诉大家,什么叫做“关键时刻不缺席”。科技这条路上,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得顺风顺水,但只要有一群肯咬牙坚持的企业、工程师和支持者,中国芯片的未来就有希望。 今天,周鸿祎站出来了,明天希望有更多企业跟上。芯片不能靠别人施舍,更不能靠别人来决定咱们的命运。支持国产芯片,不是情绪化选择,而是理智的国家战略。 国产芯片的路很长,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怕慢,就怕站。越是在关键时刻,越不能被“洋芯片”所诱惑;越是在短期内看不到希望,越要相信坚持就能改变命运。 所以,从今天起,别再问“国产芯片行不行”,而是要问——我们还能为国产芯片做些什么?
“找不到中国这样的客户,就干脆不玩了!”——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7月25日在财
【9评论】【15点赞】
深夜的雨点
凭这点要给周总点个赞[点赞]
勿忘我
我永不卸载360,支持周鸿祎,
用户10xxx14
我们惊醒了,最终还是自己能造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