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4岁的女孩被舅舅骗至青楼。鸨母瞅了一眼,撇嘴说:“宽嘴唇、塌鼻子、脸又大,干不了这行的。”谁知女孩却向老鸨跪了下来:“求求您了,留下我吧,当个使唤丫头也行。” 这样去求老鸨,是因为她心里清楚得很,要是跟舅舅回去,要么被转卖到更糟的地方,要么活活折磨死,留在青楼至少能喘口气,这决绝一跪,不是认命,是绝境中的自救。 老鸨看她都这样跪下去求自己了,正好她们也缺少打杂的丫头,只是打杂的话长相也不重要,就这样让她留了下来,这个女孩是陈秀清,她后来还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潘玉良。 在怡红院的日子,她咬牙扛下所有脏活累活,挨打受骂成了家常便饭,鸨母后来变卦逼她接客,她拼死反抗,逃跑被抓回来就往死里打,三年里她逃了五十多次,身上总带着伤。 后来她发现硬扛没用,转而和鸨母谈条件,希望能通过学艺来赚钱,凭着这股机灵劲,她苦练琵琶京戏、江南小调,硬是在芜湖艺伎圈里闯出了名头。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13年,新任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赴宴时,帘后一曲琵琶让他心头一震,得知弹曲的姑娘身世凄凉,他当即赎人,并顶住压力纳她为妾。 为感恩,她改名潘玉良,潘赞化不仅给她安稳生活,更请老师教她识字读书,当发现她对绘画的天赋后,他选择全力支持。 1918年,潘玉良报考上海美专,素描考试拿了第一,却因出身被除名,校长刘海粟惜才,顶着争议亲笔添上她的名字,她成了该校首位女学生,却也成了“异类”。 学画人体时找不到模特,她溜进女浴室偷画被发现,遭人撕画殴打,被赶出浴室后,她索性关起门对着镜子画自己赤裸的身体,这份直面世俗的胆气,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 1921年留学法国后,她像块海绵般汲取艺术养分,饿晕在画室是常事,最困难时四个月没收到生活费,硬撑着画罗马斗兽场。 1925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拿下罗马奖学金,次年作品获罗马国际艺术展金奖,破了亚洲纪录,徐悲鸿盛赞她:“穷奇履险探艺术至美,三百年来中国画坛未有能及者!” 1928年,她学成回国任教,她本打算扎根故土,可画展上,代表作《人力壮士》被恶意划破,还写上嘲讽的文字,老同学当面讥讽“野鸡充凤凰”,她反手就是一耳光。 更扎心的是,潘赞化的原配夫人闹上门,当众羞辱她的出身,1937年赴法办展时抗战爆发,她被迫滞留巴黎,再未能归国。 客居法国的四十年里,她蜗居小阁楼日夜作画,自定“三不原则”:不恋爱、不入外籍、不签约画廊。 法国政府多次邀她入籍,她攥着中国护照不放,坚称自己是中国人,即便穷到吃不上饭,也极少卖画,说每幅都是“亲生孩子”。 1977年临终前,她只托友人带回两样东西,潘赞化当年送的怀表与项链。 2000多幅遗作历经周折,终于在1985年回到安徽博物馆,当年那个下跪求生的女孩,用一生把苦难淬炼成艺术魂,她不需要怜悯,用画笔夺回了尊严。 参考资料:上观新闻,2024-09-21,《“画魂”潘玉良,用画笔诉说自爱自强的逆袭人生》
1909年,14岁的女孩被舅舅骗至青楼。鸨母瞅了一眼,撇嘴说:“宽嘴唇、塌鼻子、
景铄看科技
2025-07-24 18:03: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