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第一波爱国力量来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H20芯片,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采访时公开表示支持国产芯片。 7月23日,在全球芯片战打得最热闹的时候,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公司的芯片采购策略已经彻底转向国产,最近下单的全是华为。 这话说出来分量不轻,要知道就在2025年的那个夏天,美国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正来势汹汹,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卡住国产AI脖子的一记精准打击。周鸿祎对此心知肚明,他非但没有回避,反而坦率承认,国产芯片和英伟达的东西包括H20,确实还有差距。 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干?把这看成是朴素的爱国情怀当然没错。在中美科技对峙的关口,周鸿祎确实站出来,成了支持本土供应链的“带头大哥”,这与国家追求核心技术自主的战略高度契合。不过周鸿祎终究是个精明的商人,他的账算得更清楚。 他精准地指出外界过于神话了H20这类高端芯片。AI应用场景分很多种,对于需求量巨大的推理任务而言,其实并不需要训练任务那样复杂的芯片集群和高速互联。 换句话说用H20跑推理,有点杀鸡用牛刀。也正是在这个场景下,华为等国产芯片的性价比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甚至让H20显得有些尴尬。所以360的决策并非一时头脑发热,也无关对未来的空泛预测,而是一个纯粹基于当下应用场景和商业效率的最佳选择。 这也不只是说说而已。周鸿祎透露公司近期的采购已“全部来自华为”,这说明决策早已落地执行。他那句“用得越多才会改进”,听起来简单,却道出了技术迭代的根本逻辑。360的每一笔订单,每一次大规模部署,都成了华为芯片最好的“实战训练场”。 芯片的潜在问题只有在真实、海量的应用中才能被彻底暴露,也才能得到最快的修复和优化。这种紧密的反馈循环,无疑大大加速了国产芯片的成熟过程。 周鸿祎这一嗓子立刻在行业里炸开了锅。它迫使许多过去只盯着外国品牌的公司开始重新审视本土技术方案:华为芯片,究竟能不能担得起重任?如果连360这样的科技巨头都能基于务实的商业考量,率先大规模拥抱国产方案,那么其他企业是不是也应该跟进? 这更像是一个信号,预示着中国科技供应链可能迎来一次洗牌。周鸿祎在采访中也毫不避讳地喊话,“其他兄弟们,跟上!”他用360的实践,为其他中国企业趟出了一条路,证明了支持国产不仅可以是情怀,更可以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360的这次转身,就把精明的商业算计和宏大的国家战略,结合得恰到好处。它既为国产芯片的进步提供了最宝贵的试验田,也向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决心与智慧。这种务实与理想并存的模式,会不会成为未来中国科技企业的主流选择?时间会给出答案。
黄仁勋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穿着唐装、在链博会卖力推销的“东方大国特供”H20,刚
【75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