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5年中国放弃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到黄河,大西线工程(西水北调),仅仅开工隧

掘密探索 2025-07-24 15:43:50

为什么25年中国放弃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到黄河,大西线工程(西水北调),仅仅开工隧道发电搞梯级水电站?   大西线调水的点子,最早是80年代一个民间学者提的,说要挖条“朔天运河”,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的水全引到黄河,连新疆都能喝上“西藏水”,后来升级成“红旗河”方案,号称每年能调1000亿立方米水,够种2亿亩地,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大粮仓。   但真要动手,才发现全是坑:要在横断山区挖2337公里隧道,最长的95公里,直径得22米,更绝的是,要在雅鲁藏布江和帕隆藏布交汇处建个1000米高的大坝,这哪是建坝,简直是“移山填海”。   而且生态风险太大,调水量占雅鲁藏布江22%、澜沧江14%,虽然没超国际标准,但西北蒸发量是南方的3倍,水还没流到地头,先蒸发了一半,输水集中在3-11月,遇上枯水年,下游可能直接断流,受水区反而更旱。   风险大就算了,还要高投资,算下来要砸4万亿,结果只能开发1.5亿亩地,单位成本比南水北调高好几倍,性价比低到离谱。   中国放弃大西线调水,不是因为没野心,而是更务实了,以前总想着“世界第一”“改天换地”,现在更看重“稳扎稳打”“可持续发展”。 黄万里当年反对的是“用核弹炸山”的疯狂方案,不是所有调水工程,但南水北调的经验告诉我们:调水要量力而行,不能“大水漫灌”。   雅鲁藏布江梯级水电站就是个好例子,既能发电,又能带动西藏发展,还能通过配套水电站搞“水风光互补”,推动能源转型,这种“一举多得”的聪明劲,比“强行调水”更符合现在的需求。   当然,大西线调水也不是彻底没戏,等以后技术更牛,或者气候变暖让青藏高原水更多,说不定会重新研究,但2025年,中国选择先把眼前的“水电蛋糕”吃透,再谈“改天换地”的梦想,毕竟基建这事儿,“慢工出细活”比“冒险激进”更靠谱。

0 阅读:218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