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女子的女儿不到五岁,身高只有1.05米,医生诊断为矮小症,需要开药,结果花

代码诗人 2025-07-24 14:56:29

郑州,女子的女儿不到五岁,身高只有1.05米,医生诊断为矮小症,需要开药,结果花了500多,开的全是风味饮品。她质问对方:“这种饮品能治病吗?” 河南民生频道7月24日报道,耿女士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幼儿园里身高最矮,便带着女儿去检查,结果医生给她开了一大堆检查项目。 耿女士也没有说什么,只要能查出女儿比同龄人矮的真正原因,她就很满意,因为到时候可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最后,医生拿到检查单,坦诚地告诉耿女士:“你的女儿患有矮小症,需要药物干预,我给你开一些。” 耿女士非常高兴,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让医生赶紧开。 然而医生开完后,耿女士想看看开的是什么药,医生却说:“你不用看了,直接到2楼去结账就行。” 女子也知道有些医院是这样的流程,没多想,就直接到2楼扫码付款,结果发现收款方是私人公司。 对她来说,出钱拿药才是正事,所以也没多想,直接接过了工作人员递来的药。 耿女士平时做事比较谨慎,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所以接过药时,她仔细瞧了瞧到底是什么。 结果发现是氨基丁酸,后面还加了几个大字——风味饮品。 这几个字让耿女士看呆了:饮品能让自己孩子增高吗?这是不是有点开玩笑? 于是她赶紧拿着去找医生,说:“你是不是开错了?你说我孩子有矮小症,不应该拿药吗?怎么拿的是饮品?” 对方支支吾吾地说:“你没看前面是氨基丁酸吗?上网可以查到的。” 耿女士认为,她查到的还是风味饮品,是食品,又不是药品,这不是让她白花钱吗? 所以她怀疑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矮小症,这种饮品吃了又不治病。 不过,医生认为,这种“药”可以改善孩子的深度睡眠,且本身是从纯植物中提取的,因此能促进孩子睡眠,自然就能让孩子吃好、睡好、长高高。 耿女士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对:“如果真的改善睡眠就能促进长高,那何必拿药呢?你直接告诉我,回去让孩子早点睡、早点起不就行了吗?” 因此,耿女士觉得医生过度检查、过度开药,于是直接找了媒体,并找到院长讨要说法。 院长称,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如果医生真的违反规定、违规操作、过度检查和开药,他们会进行相关处罚。 院长表了态,但耿女士不解的是,为什么是私人公司在收费? 最后,院长明确表示,他们不是公办医院,而是民营医院。 耿女士不想纠结这方面的问题了,她直接把医生的问题反映给了卫健委,希望能帮忙讨要说法。 家长都希望医生能给出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对方却以这样的形式让家长存疑,实在不该。 卫健委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会将药拿去进一步分析,看看是否立案处理。对于这件事,他们高度重视,后续处理结果会回复耿女士,希望她放心照顾孩子,事情交给他们处理。 网友们看到后,有人觉得耿女士太多疑了,孩子在幼儿园还看不出身高差距,没必要这么急;还有人说,身高很多是遗传父母的,如果父母身高不高,孩子可能也长不高,这种情况再干预也没用,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一、医生给耿女士女儿开风味饮品而非药品治疗矮小症,是否属于违规行为? 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而医生开的风味饮品并非治疗矮小症的常规药品,不符合治疗矮小症的诊疗规范,存在违规嫌疑。 正常情况下,矮小症若因生长激素缺乏,常用药物为生长激素注射液;若是性早熟导致,会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像这种用风味饮品治疗矮小症的情况,偏离了既定诊疗规范。 二、医生让耿女士不看药方直接去付费,且收款方是私人公司,这是否合规? 从医疗规范和财务管理制度来看,患者有权知晓所开药物详情,医生有义务告知。医生不让耿女士看药方直接付费,剥夺了患者的知情权。此外,正规医院的收费一般应由医院账户收取,用于医疗服务费用结算等。 而该事件中收款方是私人公司,这不符合医院正规的财务流程和监管要求。 依据《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医疗机构应规范财务收支管理,确保收费合规透明,这种私人公司收款行为可能存在违规操作,容易引发资金流向不明、监管缺失等问题 。 三、医生给耿女士女儿开大量检查项目,是否属于过度检查? 判断是否过度检查,关键在于看看耿女士女儿检查的项目是否与矮小症有密切关系。如果有,那就不是过度检查,如果没有,那就存在过度检查的嫌疑。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河南民生频道7月24日报道。

0 阅读:1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