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两次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台湾省也要发展军用无人机。 在这个信息爆炸、战争形态不断演进的时代,一架小小的无人机,竟然能掀起惊涛骇浪。乌克兰利用无人机两次成功袭击俄罗斯本土,不仅令世界哗然,也让原本不被看好的战略手段一跃成为焦点。 更令人警觉的是,这一模式的“示范效应”正悄然在台湾省引起连锁反应,一些“台独”分子妄图效仿,用无人机对大陆实施偷袭。这一动向,令人深思。 乌克兰的无人机行动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两年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曾放出“要把战火烧到俄罗斯本土”的狠话,当时听者多半嗤之以鼻,以为不过是战争宣传。可如今,现实摆在眼前,乌克兰不仅出动了无人机,而且还两次得手,直击俄罗斯心脏地带,甚至对莫斯科造成了明显冲击。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数据,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行动规模并不算庞大,却极具杀伤力。在一次袭击中,整个俄罗斯上空出现不超过200架无人机,仅在一夜之间就有117架被击落,其中30架在莫斯科地区被拦截。 而在另一次行动中,俄罗斯防空系统击落了172架,无人机数量虽多,但仍有5至6架成功突破防线,直接进入莫斯科上空,扰乱了民航机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实际损失和心理震撼。 这类无人机的杀伤力虽然有限,但其传播的恐慌效果和心理压力却不可小觑。一架成功穿越防空系统的无人机,足以在战略层面制造巨大影响。这正是现代战争的一个显著特征:低成本、高影响、难防御。无人机的突袭不仅考验防空技术,更考验战略应对能力。 台湾省内部一些人显然已经被这一模式深深吸引。从乌克兰第一次使用无人机开始,岛内便有人蠢蠢欲动,提出要大力发展军用无人机产业,有的更是妄图“抢开第一枪”,对解放军实施偷袭,妄图效仿乌克兰模式,对大陆进行军事挑衅。 这种动向,不仅充满危险,更暴露出“台独”分子内心的极度不安与疯狂。 更让“台独”分子心惊胆战的是,他们最信赖的靠山——美国,已经开始退场。早在2024年末,驻冲绳美军开始大规模撤离,第一岛链防线名存实亡,美国连自己的前沿阵地都守不住,又如何保护台湾?而在中美对话之后,中国双航母编队逼近关岛,美军只能选择冷处理,无力回应。 台军对无人机的幻想,更多来自对现实的绝望。他们妄图像乌克兰那样通过低成本无人机进行偷袭,以此“换取战果”,但无论从技术、产能还是作战经验上,台湾都远不能与大陆抗衡。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中国目前每月可生产50万架FPV无人机,战时产能预计可达70万架。而且这只是保守估计,若释放全部工业潜力,这一数字将更加惊人。 反观台湾,无人机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为致命的是,在防御端,中国已经构建起完整的反无人机体系。成体系的雷达、激光、微波装备不仅对小型无人机具有极强的压制能力,还能在实战中迅速部署。 例如“飓风3000”高功率微波武器,方圆3公里内无人机无一幸免;“赤焰”激光反无人机系统配备先进雷达,能在极短时间内锁定并摧毁目标。 台湾妄图用无人机突袭解放军,根本就是以卵击石。更令人担忧的是,台军内部已经出现恐怖主义倾向,不仅可能将无人机用于军事袭击,还可能针对民用设施制造混乱。 例如“资通电军”长期从事对大陆政府、高校、军工单位的网络攻击,甚至在“联合利剑”演习期间试图通过钓鱼邮件窃取情报。 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正常军队所应有的底线。一旦冲突爆发,台湾的“数字恐怖主义”与可能的无人机袭击将严重威胁民众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民进党当局与美情报机构的长期合作,更加剧了这种危险趋势。 面对这种局势,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无人机的确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某些战术层面,但战争的胜负,归根结底还是看综合国力和战略定力。中国有世界领先的工业体系、成熟的作战体系和强大的战略意志,任何形式的挑衅都注定以失败告终。 “台独”分子若继续幻想靠几架无人机改变命运,只能走向绝路。他们越是疯狂、越是孤注一掷,越暴露出末日将至的恐惧。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一步,任何干扰和破坏都只是螳臂当车,徒增笑料。 大陆的克制和仁慈,不是软弱,而是自信。当真正的雷霆出击来临,任何阴谋诡计都会烟消云散。历史不会忘记今天的选择,人民不会原谅背叛者,而未来,属于坚定前行的中国。 信息来源: [1]乌克兰证实使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一军工厂 财联社 [2]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称使用无人机袭击俄军用机场 界面新闻
俄媒关注:中国测试了黑蜂无人机轰炸机群!7月23日俄罗斯援引中国央视报道。中
【13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