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问周莹:“你单身吗?”周莹说:“我守寡14年。”闻言,慈禧把手一

品古观今吖 2025-07-24 10:26:52

1900年,慈禧问周莹:“你单身吗?”周莹说:“我守寡14年。”闻言,慈禧把手一抬,于是,李连英屁颠小跑,走出房间。

1900年夏天,义和团的拳乱加上八国联军的枪炮,让京城一片混乱。

大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选择了匆忙离开紫禁城向西而去。

虽然给这次仓皇出逃冠以“西狩”的美名,但这名号遮掩不了逃命的狼狈。

一向在宫中生活极尽奢华的慈禧,即便是在逃难的路上,也难改奢靡排场的习性。

国库早已空得叮当响,大清也是风雨飘摇根基不稳,但这并未让她省吃俭用。

逃亡的路途艰辛劳顿,这位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老佛爷很快就吃不消了。

刚跑出京城没多远,她就嚷嚷着肚子饿,要停下来歇脚用膳。

宫里平日用膳,山珍海味、时令鲜果和精致点心加起来过百样是常事。

可如今路上,厨子们想准备她平时一成的水准都难如登天,随身携带的食物根本不够应付这位贵人的胃口。

伺候的人为了满足慈禧的口腹之欲,只得沿路想办法。

好不容易到了一个稍微安稳点的县城,县官早得了消息准备迎接供奉。

谁知双方一见面,县官就扑在地上痛哭流涕,说之前搜刮民脂民膏、自己掏空家底备下的一桌丰盛宴席,还没等供奉太后,就被一伙饿急眼的流民一抢而光了。

县官只拼命护住了一锅煮好的小米粥,连点油星肉末都没剩下。

看着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县官,慈禧心里虽然惦记荤腥,此时也没法再苛责什么,有碗热粥吃确实已是难得的安稳。

但此事也让她想到,逃亡路上要靠沿途官员搜刮供奉实在不稳当。

手底下的大臣们很快想出了一个“妙计”:向民间的富商大户们“募捐”。

名义上是让他们为国分忧,实际上就是拿钱供慈禧太后在逃亡途中继续维持体面奢华的生活。

各地富商们认捐的名单陆续呈递到慈禧面前。

其中,一份来自陕西的大额捐单引起了她的特别留意。

捐了整整十万两白银的,是位名叫周莹的女子。

这周莹是个有本事的人。

她原是陕西普通人家女子,但祖上沾些商贾气息。

成年后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当地大户吴家久病缠身的儿子吴聘。

这门亲事在当时颇多考量:吴家虽然富有,但独子吴聘是个病秧子,门当户对的人家不愿女儿过去受苦,家境太差的吴家又怕对方图谋家产。

周家曾是旧相识,家道中落但根基仍在,这才成了亲。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吴聘便病逝了。

不久之后,吴聘的父亲也跟着去世,吴家庞大的家业瞬间成了旁系亲属眼中争夺的肥肉。

在这个紧要关头,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周莹站了出来。

她没有被困境压倒,而是凭着一股狠劲儿和经商天赋,接手了吴家所有生意。

面对各种挑战,周莹不仅稳住了局面,更是把这摇摇欲坠的商号做得比以前更加兴旺发达,成了陕西地面上响当当的商界人物。

这次给慈禧的巨额捐款,周莹心里清楚得很。

这白花花的银子,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绝不可能指望朝廷偿还。

但她不在乎这笔眼前的损失,她图的是能借此机会接近权力顶峰的慈禧太后,换取对她而言更有价值的东西。

果然,出手大方、名列捐单前茅的周莹,名字被慈禧牢牢记住。

尤其是得知捐款者是个女子后,慈禧更觉好奇。

等到慈禧一行辗转来到陕西境内,终于召见了这位慷慨的女商人。

两人见面,周莹恭敬有礼。

慈禧问起她的家事,周莹如实回答自己守寡已有十四载。

慈禧听了,颇为感慨地表示自己也守寡多年。

这一句看似随意的感慨,瞬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仿佛有了些许同病相怜的味道。

接下来的谈话自然顺利多了,周莹表现得极为谦卑大方,一再表示太后在陕所需,她定当竭力供奉,仿佛接待的不是逃亡太后,而是体面的游猎。

两人越说越投机,慈禧心情大悦。

她抬手轻轻示意了一下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心领神会,立刻小跑着出屋张罗去了。

慈禧随即宣布,要封赏周莹为“一品诰命夫人”。

这正中了周莹的下怀。

这个由大清实际掌权者亲赐的封号,其含金量远超那十万两白银。

对于商人周莹来说,有了这道护身符和慈禧亲口认定的“干女儿”身份,她未来的生意路如同铺上了红地毯。

官场上的人谁不买这“太后恩典”的面子?自然对她大开方便之门。

精明的周莹看准了大清虽颓但慈禧的余威尚在,她巧妙地在风浪来临前,抓住最后的时机,为自己编织了一张厚实的保护网。

时光流转,百年前的权势与财富都已成为往事。

昔日的安吴堡吴家庄园,也就是周莹经营吴家生意的核心地,在2019年被陕西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如今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展示着那段女商传奇的历史。

民间对这位清末女商人的故事一直充满兴趣。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