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定傻傻分不清的古代青铜器(食器)
罗罗看过去
2025-07-23 16:17:01
想要了解青铜器,
必须先认识文字对不对?
自测一下“甗、簠、盨”,
这些字大家都认识吗?
这可都是青铜器的一种哦~
不知道怎么读也没关系,咱们今天学一下!
青铜食器的核心价值,
始终扎根于古人 “民以食为天” 的生存需求。
其按用途可清晰划分为两大类:
烹饪器:
鼎:代表性的烹饪器。平民使用的小型陶鼎仿青铜形制,而贵族鼎内可容纳整只牛、羊,如河南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虽为礼器,原型源于烹饪功能)。
鬲(lì):袋状三足设计扩大受热面积,专用于煮粥或蒸煮谷物,其造型源自新石器时代的陶鬲,体现青铜技术对传统炊具的升级。
甗(yǎn):上为甑(蒸格)、下为鬲的复合器,相当于古代 “蒸锅”,可同时蒸制多种食物,山西博物院藏的 “兽面纹甗” 至今能清晰看到蒸格残留的饭粒痕迹。
盛食器:
簋(guǐ):圆口双耳,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等粮食,相当于现代的 “饭碗”。周代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豆: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辅食,类似现代的 “高足盘”。
簠(fǔ):长方形,上下对称开合,专为盛放稻、粱等精粮,其造型便于密封防潮,体现对主食贮藏的重视。
盨(xǔ):青铜盨与簋从功能上讲是类似的,只是其器身从圆形变为了椭圆形。
敦(duì):盛食具。青铜敦与青铜盨、青铜簠是妥妥的三胞胎,它与其他最大的区别是圆形器,分开是两个半球体。
俎(zǔ):主要用于承载与qie祭祀用的牲肉。其形状类似于现代的砧板。
盂(yú):体型较大的盂主要用于盛水,而体型较小的盂则与簋功能相同,用于盛食物。青铜盂一般体型较大,故而常与青铜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食或肉食乃取自盂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