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上万枚的霹雳-12空空导弹出路何在? 霹雳-12导弹是中国空军中程空战的主力,2004年正式装备,射程70到100公里,速度4马赫,主动雷达制导让它发射后不管,能多目标攻击。之前咱们依赖俄罗斯进口,性能一般还受制于人,这款导弹一出,彻底翻身自主生产。兼容歼-8II后期型、歼-10A、歼-11系列、歼-15,甚至苏-30MKK都整合上去了。储备上万枚不是吹牛,实际装备范围广,空军海军航空兵都用。它的意义在于填补技术空白,从半主动雷达的霹雳-11跳到主动型,抗干扰强,全天候全高度攻击。 出口型SD-10A卖到巴基斯坦和其他买枭龙的国家,成本低性能可靠。相比霹雳-15的200公里射程,它中规中矩,但库存大,怎么处理成了问题。继续用、卖出去、改一改,都是实打实的路子。空军还有五百多架老战机靠它巡逻训练,实弹演练消耗部分。出口能赚外汇,改进型射程拉到120公里,自用版超150公里。A射B导模式让老战机也能玩转击杀。总的来说,这导弹不落伍,还能发光发热。 樊会涛是霹雳-12的总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硕士毕业,八十年代中期进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本来学发动机,工作转向飞行器设计,自学补齐知识。九十年代后期参与第四代中距弹项目,攻克主动雷达导引头集成。2000年董秉印总师突发心脏病去世,他37岁接棒,带领团队完成研制。2001年拿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后来成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导弹定型前后,他负责上百环节调试,确保稳定。转任霹雳-15总师,继续推技术突破。 西北工业大学任职时,传授导弹原理经验。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推动国防事业。霹雳-12研制填补多项空白,如分布式控制和大攻角气动。他强调自主创新,导弹从引进到领跑。研究院环境简朴,他从基层干起,逐步成领军人物。贡献不止一款导弹,还包括预研项目。技术路线选对,工业体系支撑,让中国空空导弹赶超。樊会涛的故事典型军工人,专注专业不张扬。 储备上万枚霹雳-12,出路第一条就是继续用。空军还有少量歼-8F服役,歼-11A、苏-30系列没升级完,歼-10A、歼-11B也得靠它。这些战机总数超五百架,日常巡逻、训练挂载消耗。实弹演练打靶用掉部分,保持战备状态。导弹寿命长,仓库储存好,不浪费。相比新弹,它成本低,维护简单,适合老机型。空军装备更新慢,老导弹桥接过渡。出口国外是第二条路,SD-10A主要卖巴基斯坦,枭龙用户也买。改进后出口,价格亲民,比霹雳-15便宜。 国际军贸展上,买家看重性价比。第三条持续改进,2024航展霹雳-12AE出口型射程120公里,自用超150公里。超过多数中远程弹,挂老战机用A射B导击杀。改进包括新发动机、导引头升级,延长寿命。储备不愁,路径清晰,继续用占大头,出口赚外汇,改进提性能。三条路结合,库存逐步消化,不成负担。 出口国外具体说,霹雳-12外贸版SD-10A装备巴基斯坦空军,JF-17枭龙战机主力弹。其他国家买枭龙也捎带SD-10,市场稳定。改进型略改就卖,成本控制好,适合发展中国家。比俄罗斯R-77便宜,性能相当,抗干扰强。巴基斯坦用它实战,效果不错,拉动订单。国际上,中东、南亚需求大,中国导弹出口不掣肘。 持续改进细节,2024航展霹雳-12AE拉射程到120公里,主动雷达更准。导引头存储容量大,探测技术升级。自用版轻松破150公里,接近霹雳-15出口型。挂载战机性能落后也没事,A射B导一架发一架导,灵活作战。改进不费劲,基于原有储备改,省钱高效。储备上万,出口消化部分,继续用为主。空军老机型多,训练消耗稳。路径接地气,不扔不废,利用率高。中国导弹发展快,霹雳-12桥接作用大。 后续发展看,霹雳-15自用射程200公里,出口150公里,改进超240公里。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机动性强,有源相控阵雷达碾压隐形目标。樊会涛转任总师,强调领跑全球。霹雳-17射程400到500公里,专打预警机、加油机,大型空中目标。无翼布局,尾舵控制,速度至少4马赫。空军官宣,超远程打击链全解。新一代导弹研发中,射程传闻800公里,技术布局精准。三步走:打得远、打得狠、打得准。霹雳-12基础铺路,技术储备从引进到自主。工业体系强,核心材料掌控好。西方路线不同,短板明显。中国导弹家族齐全,从近距霹雳-10到超远霹雳-21。歼-20、歼-16挂载,火力猛。出口不怕泄密,版本区别大。霹雳-12出路稳,后辈接力领跑。储备消化顺,空军实力增。 樊会涛在2025节目透露,新一代导弹布局中,相对外军领先。空空导弹从霹雳-1仿制到17自主,50年12型,仅2款纯国产起家,现在顶流。技术争议多,如霹雳-12与SD-10性能差,但实际自主化完。空军装备序列全,霹雳-17官宣射程400公里,主攻高价值目标。
阵风刚升空要找歼10C报仇,一个噩耗从乌克兰传来,印度彻底破防真不是乌鸦嘴,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