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四川绵阳,男子为救落水儿童不慎溺水,漂在水面嘴唇发乌、不省人事

江河聊天地 2025-07-23 10:32:00

“上人民日报了!”四川绵阳,男子为救落水儿童不慎溺水,漂在水面嘴唇发乌、不省人事,没想到,两位大叔心肺复苏十分钟,硬是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目击者哽咽:大哥就是为救小朋友才发生意外的,差点以为没救了,结果还是救回来了!网友:听到最后一句突然就红了眼眶,救回来了,真好!   7月20日下午,四川江油养马峡的水边热闹非凡,不少人趁着周末来这儿避暑。   49岁的曾世文正带着孩子在浅水区玩,他是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的司机,平时在单位里就是个热心肠,同事们有事都愿意找他帮忙。   突然,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划破了水面的平静:“叔叔救我!”   曾世文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孩子在不远处的回水湾里扑腾,已经被卷进了漩涡,眼看就要沉下去。   他来不及多想,立刻跳进水里往孩子那边游。   养马峡的回水湾水流很急,底下还有暗流涌动,和游泳池里平稳的水完全不同。   曾世文平时在泳池里能游几下,但在这样的野水里,他明显力不从心。   水流一个劲儿地往回推,他胳膊划得飞快,却总感觉离孩子还有段距离。   好在他憋着一股劲,终于靠近了孩子,拼尽全力把孩子往岸边推去。岸上的人赶紧伸手,一把将孩子拉了上来。   可就在这时,曾世文自己却没了力气,头朝下漂在水面上,脸和嘴唇都变得乌紫,一点动静都没有。   岸上的人瞬间慌了神,有人急忙去找工具,有人赶紧拨打急救电话。   两位大叔见状,立刻冲过去把曾世文拖上了岸,来不及歇口气就跪在地上开始做心肺复苏。   他们双手交叠按压胸口,按一会儿又做人工呼吸,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滚烫的地面上。   周围有人小声说“可能不行了”,但两位大叔像是没听见,继续一下下按压,胳膊都酸得抬不起来了还是没停。   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分钟,曾世文突然咳嗽起来,吐出几口泥水,眼皮轻轻动了动。“活了!活了!”   围观的人一下子欢呼起来,有人拍手,有人偷偷抹眼泪。   后来曾世文回忆,他对下水后的很多事都记不清了,只模糊记得自己一直把孩子往上举,周围好像有人在拉他。   每年夏天,水边的危险总是藏在不经意间。   江河岸边的青苔看着不起眼,踩上去却特别滑,一旦掉下去很难爬上来。   湖塘表面看着平静,底下可能全是杂草和淤泥,人掉进去容易被缠住。   海边的浪涌和离岸流更危险,能悄无声息地把人卷走,礁石上的牡蛎壳还可能划破皮肤。   刚进入7月,福州、衡阳、桂林就陆续发生了孩子溺水的事,让人揪心。   有数据显示,溺水是我国1到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头号原因,2021年时,1到4岁儿童溺水死亡率为3.69/10万,5到14岁为3.06/10万,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伤痛。   为了防范溺水,这些年多部门一直在行动。   教育部联合公安、水利等部门,在农村水边设置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和救生杆,让村干部和志愿者加强巡查。   山东、浙江等地在危险水域安装了监控和警报系统,AI全天候监测,有人靠近就自动喊话提醒。   学校也坚持开展防溺水教育,每天放学前讲一分钟,每周讲五分钟,放假前讲半小时,就是为了让孩子提高警惕。   这些措施效果明显,2023年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比前一年下降26%,2024年又下降9%,山东不少地方甚至实现了“零溺亡”。   而曾世文这件事传到网上后,感动了很多人。   有人说听到“救回来了”三个字,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人民日报也为救人者点赞,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还有人呼吁政府奖励这些好人,让见义勇为的精神得到弘扬。   大家感动的不仅是曾世文跳水救人的勇敢,更是两位大叔不放弃的坚持,正是这份坚持,让生命得以延续。   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夏天带孩子去水边,家长要时刻留意,知道孩子的去向、同伴、活动内容和返回时间。   孩子自己也要牢记,不能私自去野泳,不能结伴去无救生员的水域,遇到有人溺水要先呼救、报警,不要盲目下水。   如今曾世文已从医院检查归来,身体并无大碍。   那个被救的孩子,或许会永远记得,曾有一位叔叔为救他直面危险,还有两位大叔拼尽全力挽回了叔叔的生命。   这便是危险边缘最动人的温暖,也是水边安全最坚实的保障。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0 阅读:1
江河聊天地

江河聊天地

欢迎关注,跟江河一起随流聊聊所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