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09年,陈渠珍带领清兵入藏,藏官彭措见他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位藏族少女,小心试探:“君若喜欢,可赠于君相伴”。陈榘珍大喜,次日就收到了一个美妾。 1909年,陈渠珍率清兵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踏入藏地。藏官彭措为表欢迎,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宴。 宴会上,牦牛肉鲜嫩多汁,青稞酒香气扑鼻,糌粑口感独特,满满一桌藏地美食,让人垂涎欲滴。陈渠珍与彭措举杯畅饮,气氛热烈非凡。 酒过三巡,彭措兴致高涨,提议观看藏女马上拔杆表演。陈渠珍欣然答应。 很快,一群藏族少女骑着骏马飞驰而来,她们身姿矫健,在草原上穿梭自如,手中长杆精准地拔起地上木杆,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喝彩。 突然,陈渠珍的目光被一位少女紧紧吸引。她约莫十五六岁,健康的小麦色皮肤透着蓬勃生命力,骑在马上身姿轻盈,一连拔起五根木杆,引得众人连连叫好。 陈渠珍忍不住赞叹:“此女身手不凡,我从未见过如此灵动的女子。” 彭措听到,笑着试探:“君若喜欢,可赠于君相伴。” 陈渠珍以为只是玩笑,笑着应和,众人哄笑,谁也没把这话当真。 可让陈渠珍意外的是,第二天,彭措竟真的将那位少女送到他的营帐。少女名叫西原,是彭措的侄女。 陈渠珍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西原,惊喜又不知所措。在藏地,人们重诺,酒席玩笑也可能成真。 陈渠珍本就对西原有好感,便接受了这份姻缘。不久后,在活佛见证下,两人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婚礼。 婚后,西原对陈渠珍关怀备至。她虽性格豪爽,但在陈渠珍面前温柔体贴。跟着陈渠珍四处征战,她学会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军中条件艰苦,西原从未抱怨,还凭借对藏地的熟悉,帮陈渠珍解决不少难题。陈渠珍对西原的感情也日益深厚,在这远离家乡的地方,西原就像一束光照进他的生活。 1911年,武昌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入西藏,援藏部队内部兵变,局势骤变。主张勤王和革命的两派争斗激烈,陈渠珍深知自己势单力薄,卷入纷争凶多吉少。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带领亲信及部分官兵出藏返回内地参加革命。 西原得知后,毫不犹豫要跟随陈渠珍。她坚定地说:“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陈渠珍虽担心她安危,但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只能点头同意。 同年冬,陈渠珍与西原率领115名官兵从江达出发,踏上了艰难的归乡路。 他们选择的路线艰险异常,一路上狂风沙浪、大雪冰雹不断,还有恶狼猛兽出没。进入羌塘大荒漠后,队伍迷失方向,粮食耗尽,只能靠打猎为生。 西原自幼在藏地长大,熟悉野外生存,常跟着陈渠珍打猎。 一次,陈渠珍遇凶猛野狼,险些丧命,关键时刻西原挺身而出,用弓箭射伤野狼,救了他一命。 随着时间推移,队伍人数不断减少,有的因饥饿寒冷倒下,有的被野兽袭击身亡。 陈渠珍和西原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感情愈发深厚。经过223天艰难跋涉,行程11000多里,他们终于到达西宁,此时队伍仅剩7人。 之后,陈渠珍和西原辗转来到西安。他们身无分文,举目无亲。陈渠珍写信回老家求助,可命运却再次无情。西原突然患上天花,病情迅速恶化。陈渠珍四处求医,医生们都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西原在病榻上强忍病痛安慰陈渠珍:“我做了一个梦,怕是活不久了。你不要难过,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 陈渠珍握着西原的手,泪如雨下。他怎么也没想到,历经千辛万苦走出绝境,西原却要离他而去。 不久后,西原永远闭上了眼睛。陈渠珍悲痛欲绝,连送葬的钱都没有,好在有朋友相助,才将西原葬于西安大雁塔。 西原的离去,成为陈渠珍心中永远的痛。此后,他虽成为“湘西王”,但始终无法忘记西原。 多年后,友人将西原遗骨带回湘西,陈渠珍亲自为她做了七天七夜道场,为她守灵,将她安葬在家乡凤凰,还为她撰写了感人墓志铭。这段跨越生死的藏地恋歌,成为陈渠珍一生的传奇。
[微风]1909年,陈渠珍带领清兵入藏,藏官彭措见他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位藏族少女,
槐树芳草涯
2025-07-23 05:33:01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