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王猛少将处理庄则栋问题,坦言道,他也是受害者,应给出路。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名古屋世乒赛上,庄则栋一个主动握手美国运动员科恩的举动,让“小球转动大球”成了中美破冰的传奇。 谁也没想到,这位为国争光的乒乓英雄,五年后竟成了政治漩涡中的“问题人物”。 更让人意外的是,曾被庄则栋批判过的老将军王猛,却在关键时刻为他争了一条生路:“他也是受害者,应给出路。” 王猛是谁?一个从战场打到体委的硬汉。17岁参军抗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都有他的身影,1964年授少将衔。 1971年体委乱成一锅粥,周总理点名让他接手。体委大楼里挤满不懂体育的军人,科研所关了,教练们被下放山西干校。 王猛二话不说,把700多干部接回北京,恢复训练,办运动会,硬是把瘫痪的体育系统拉回正轨。 庄则栋那时正是体委的明星,三次世乒赛冠军,“乒乓外交”功臣,34岁就当上体委主任,风光无限。 起初他和王猛合作不错,甚至主动替王猛扛过棘手任务。可1974年“二丁事件”爆发,庄则栋突然翻脸,会上直呼王猛名字,推翻原有决议,把烂摊子甩回去。 王猛被整得住院,最后调离体委。多年后庄则栋后悔:“我打球内行,搞政治外行,被人当枪使了。” 1976年风云突变,“四人帮”倒台,庄则栋被关进北京卫戍区审查。体委分成两派,有人要严惩,有人念旧功。 王猛这时已回体委主事,他翻遍档案,发现庄则栋虽犯错,但没什么出格的事,更多是年轻糊涂被人利用。 他在会上力排众议:“他对乒乓球有贡献,在中美关系上有功,不能一棍子打死。”最后庄则栋被定为“人民内部矛盾”,去山西当教练,每月拿70块工资。 这决定背后有深意,那个年代,多少人因历史问题被“秋后算账”?王猛没记私仇,反而给犯错者留活路。 庄则栋在山西培养了不少苗子,后来回北京教小孩打球。 晚年他常说:“周总理给我机会,王猛将军给我出路。”而王猛晚年提这事只一句:“历史要实事求是,功是功,过是过。” 回头看这段往事,庄则栋的悲剧是时代的缩影。一个运动员被迫卷入政治,像颗棋子被推来推去。 而王猛的大度则显出战将的胸怀,整过我的人落难了,我不踩一脚,还拉一把。 这种处理甚至成了后来平反冤案的先例。两位老人早已作古,但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高峰或低谷,得把一生摊开了看。 信息来源: 《元帅之后有猛将——深切怀念特殊时期主政国家体委工作的王猛同志》——人物春秋
1976年王猛少将处理庄则栋问题,坦言道,他也是受害者,应给出路。 麻烦各位读者
提莫说热点
2025-07-22 22:00: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