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到了红军城郊区却按兵不动?这座城藏着乌克兰的“命门” 来源:大嘴猴有话说 7月19日,乌克兰媒体突然爆出消息:俄军装甲部队已推进到顿涅茨克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郊区,但诡异的是,他们没发动总攻,反而开始在周边挖战壕、架铁丝网,像是在“等”什么。 红军城是乌军的“输血管”要理解俄军的操作,得先看红军城的地理位置。 它坐落在顿巴斯中部,是乌军东部的交通枢纽,往北连巴赫穆特,往西通克拉马托尔斯克,往南接阿瓦迪耶夫卡。 乌军的弹药、粮食、药品,全靠这条线从后方运到前线。 巴赫穆特的乌军每天要消耗500吨弹药,这些物资得先从哈尔科夫仓库装车,经红军城的铁路转运,再通过卡车送到前线。 如果红军城丢了,这条“生命线”就断了,巴赫穆特、阿瓦迪耶夫卡的乌军要么没子弹,要么没吃的,防线分分钟崩溃。 看卫星图就明白:俄军装甲部队集中在红军城南郊,但炮口对准的不是城内,而是周边16公里的区域。 他们在康斯坦丁诺夫卡、霍廷镇等三个方向悄悄推进,像在织一张大网。 这不是第一次了。 2024年新赫罗迪夫卡战役,俄军就是先占外围制高点,再用无人机盯着乌军补给车,等乌军把兵力全调去守城,俄军再突然切断补给线,乌军饿得没力气打仗,只能撤退。这次更绝:俄军故意把装甲部队摆在郊区,引乌军把最后5个预备旅全调过来。 乌军以为“守住红军城就能稳住防线”,却没发现,自己的补给线早被俄军无人机盯上了。 就在俄军“围而不打”时,乌军突然在苏梅方向闹出动静,他们突破了俄控区西部,还缴了几辆俄军坦克。 西方媒体立马喊:“乌军反击了! ” 7月19日当天,俄军出动了12架苏-35战机,对着苏梅的乌军集结地就是一顿轰炸。 4个月前,俄军用“伊斯坎德尔-M”导弹端掉了乌军在苏梅的指挥所,60多个军官当场丧命。 现在的乌军,就像没头的蚂蚁,就算反攻,也是乱成一团。俄军这招叫“调虎离山”:你乌军不是想救红军城吗? 我把苏梅的防线放松点,你去那儿“表演”,等你把兵力、弹药全调过去,我再回头收拾红军城的守军。 7月14日的战报显示,俄军过去24小时打了2万发炮弹,乌军只有6000发,俄军的炮弹是乌军的3倍多。 更扎心的是,乌军的弹药主要靠西方援助,现在每天消耗的炮弹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每周能提供的总量。 俄军则在“以战养战”。 他们占了顿巴斯南部的卡尔·马克思村,那里有煤矿、发电厂,不仅能发电给前线用,还能把煤卖了换钱,买更多弹药。 反观乌军,连修工事的木板都快没了,只能拆民房的房梁。 俄军每天发动几十次进攻,每次派一个连或一个排,端着无人机当“眼睛”,找到乌军火力点就用火箭筒炸掉。 乌军则躲在工事里,等俄军靠近了再扔手榴弹。 双方每天伤亡几十人,但谁都不敢退,退一步,防线就漏了。 有个乌军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写:“我们连昨天打了8个小时,子弹打光了,只能用刺刀拼。 俄军像潮水一样,退下去又涌上来。 ”俄军的目标很明确:不着急占城,先把乌军的兵力和弹药耗光。 等乌军实在撑不住了,再冲进去,连锅端。这就是俄军的“诱饵战术”——用一座城当“鱼饵”,钓出乌军的最后家底。
俄军突击队从兹维罗夫打进了红军城内,并且从乌克兰媒体发的视频来看,俄军突入城内的
【4评论】【5点赞】
微笑
围点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