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29有多大?和C919放一起你就恍然大悟,怪不得不大量生产C919。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的大飞机C919明明已经服役了,却没见大规模量产的消息铺天盖地?要是把C929的模型和C919搁一块儿比比,你就懂了,这俩尺寸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C929的尺寸确实大得多,和C919比起来,差距明显。C929机身长约63.3米,翼展63.9米,高17.4米,能坐280到440人,航程12000公里,专为跨洋飞行设计。C919就小了,长度38.9米,翼展35.8米,高11.95米,乘客158到192人,航程4075到5555公里,主打国内短途。体积上,C929几乎是C919的三倍,机身直径从3.96米到5.92米,这么一比,你就明白为什么不急着大量生产C919了。C919定位窄体,够用就行,满足本土需求;C929宽体,瞄准国际市场,对标波音777和空客A350。生产策略上,C919年产几架到数十架,避免资源浪费,留力气给C929。 供应链也影响,C919靠全球零件,C929推本土化,逐步减少依赖。这种差异让决策更务实,不盲目扩产。不大量生产C919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战略布局。中国航空项目总是一代服役、一代研制,C919服役了,但需求主要在国内,订单够用就行,没必要狂造。C929的开发更重头,资源倾斜过去,能冲击全球市场。C919订单超1400架,但生产节奏稳,因为质量控制和供应链复杂,急了容易出问题。C929对标大飞机,开发成本高,技术门槛大,优先它能让中国航空站稳脚跟。 市场因素也关键,国内短途航线饱和,长途国际线机会多,C929正好填空。加上西方制裁影响供应链,C919产量控制在可控范围,避免风险。整体看,这不是不生产,而是聪明分配,长远为中国飞机出口铺路。C929项目从2016年启动,本来叫CR929,是中俄合作。初期计划两国分担,俄罗斯提供技术,中国负责组装。 但合作不顺,俄罗斯不愿转让核心技术,还想进中国市场。中国想保护本土产业,学更多先进东西,结果陷入僵局。2020年疫情打击俄罗斯经济,项目近乎停滞。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让俄罗斯参与度降,中国决定独立干。2023年巴黎航展,中国展出C929模型,去掉R,表明自主开发。这步走得实,显示中国有实力独自迭代飞机。 现在C929进入详细设计阶段,两家企业拿了亿元订单,预计2027年首飞,2035年商业运营。吴光辉继续指导,作为副总裁和首席科学家,他2025年出席会议,强调系统集成,推动本土化。项目推进不容易,但稳步向前,部分组件西方设计,发动机可能用CJ-2000。整体看,这不光是飞机大小的事,而是中国航空从跟跑到并跑的信号。吴光辉保持活跃,贡献于扩展制造。
中国大飞机C919交付太慢了,一共才交付不到20架,今年才交付5架,与其上千架的
【17评论】【10点赞】
渔樵
民航飞机不是越大越好,A380 太大,乘客坐不满,执航率低,没人买,最后只好停产。
东海碧泉 回复 07-23 12:53
380停产是因有四个发动机,太费油,不经济。929尺寸是国际主流,不用担心。[狗头]
用户10xxx63 回复 东海碧泉 07-23 20:41
还有它很难改货机
掌柜的
那你接那么多订单干嘛?
用户16xxx80
大俄還特么有什么核心技朮。還特么不愿轉讓。
用户12xxx24
因为在国际分类 C919 算支线客机
paradise
胡说八道,919受限于产能,国外配套 929受限于技术和适航证
用户10xxx60
长江1000发动机都是美国材料配件还在测试问题太多根本不能使用
用户15xxx05
俄罗斯现在这个样子了,跟中国合作还一点不爽,待中国的科技赶上了或超过时候。等着你们跪求中国的时候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