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江西省乐安县判处抗日将领、起义投诚将领、原国军中将潘峰名死刑并立即执行。 潘峰名到死估计都觉得十分憋屈,他早在1946年时不想打内战就辞去一切职务,携三位夫人回乡退隐,后来江西快解放时,被国民政府临时委任为省保安司令部高参,他每当几天高参就立即带了一部分保安司令部的人向解放军投诚起义,居然还是难逃一死。 说起潘峰名也算是国军传奇将领,尤其是他的三段姻缘都颇为传奇,每次打败仗他都能获得一位如花似玉的夫人。 1899年潘峰名出生于江西乐安,又名潘国屏。潘峰名从小就属于家长嘴里的别人家孩子,十分聪明,学习十分优秀,中学毕业后就被当地大户人家聘请为私塾先生。 由于潘峰名当时思想比较进步,不想一辈子当私塾先生,于是南下广州寻求革命的机会,加入了粤军,后来又考入黄埔军校三期生。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潘峰名由于成绩优异,外形刚正帅气,获得了时任黄埔军校教育长胡谦的欣赏和器重。 胡谦是江西兴国人,虽然他与潘峰名的老家乐安不是同一个县,但两家村子仅隔着五十多里地,也算是同乡,因此胡谦很是喜爱潘峰名,还把自己的侄女胡利清介绍给潘峰名当媳妇。 潘峰名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第一、二次东正战争和北伐战争,在战场上镀了金之后,胡谦又安排他到日本陆军学校深造。 本以为潘峰名从日本深造回来,靠着胡谦的关系能在国民政府内部平步青云,岂料,1927年时,胡谦因贩卖烟土以及在惠州当地欺压百姓造成极大民怨,被粤军25师师长李汉魂处决。 潘峰名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一下子发现靠山没了,就这样他只能从国军基层打拼了,此后他从上尉连长干起,一直到后来晋升为中央军校上校教官。 虽然潘峰名成了上校,可那时期他黄埔军校的同学有很多都已经成了将军,这就是因为他的靠山胡谦去世,国军内部没有人再提拔他缘故。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峰名被调任为135旅旅长,1938年发生花园口决堤事件后,潘峰名率所部进驻洛阳到偃师一带黄河口岸布防。 潘峰名在黄河口岸布防时,经常与日军发生战斗。在一次战斗中潘峰名所部被日军集火,潘峰名也在战场上受伤,不得已之下,他下令全旅撤退。 撤退时,潘峰名由于受伤,为了不拖累部队,他让大部队先有序撤退,他则带领警卫班躲到了附近的村子里养伤。 当时潘峰名被当地村庄的一位好心的富贵人家丁财主收留,在养伤期间,丁财主看潘峰名一脸正气,也钦佩他抗日壮举,于是就把女儿丁仁爱许配给他当二太太,就这样潘峰名打败仗后居然白捡了一个媳妇儿。 潘峰名伤病归队后,正好赶上他在黄埔军校的同学周复调任鲁苏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因此周复就推荐潘峰名到鲁苏战区担任113师少将师长。就这样在周复的帮助下,潘峰名顺利晋升成了将军。 1943年,日军加大对山东鲁南游击区的打击力度,并且日军还重金策反了不少国军将领,其中新4师师长吴化文叛变对鲁苏战区打击最大。 在吴化文的配合下,日军独立混成旅第5、第6旅团对鲁苏战区进行了大扫荡。1943年2月21日,鲁苏战区在日军和伪军联合攻击下损失很大,周复在安丘与日军正面相遇,不幸壮烈牺牲殉国,而潘峰名也在此次大扫荡中被日军俘虏。 日本人多次对潘峰名威逼利诱企图希望他能变节投降,但潘峰名宁死不降,事后他曾回忆说“抱着一死之心,决不投敌”。 最后日本人恼羞成怒,将潘峰名打的遍体鳞伤,他依然坚持不肯投降,日本人拿他没办法,只能把他移送到南京汪伪政权处。 军统南京站站长周镐收到消息后,立即开始谋划营救潘峰名,周镐授意潘峰名假意投敌,然后再行营救。 于是潘峰名在1944年被汪伪政权任命为少将司令,假意投降后,潘峰名以旧病复发为由,请求去上海治病养伤,到了上海之后,潘峰名就与上海的军统特务联系,被军统安全护送到重庆。 潘峰名到重庆后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蒋介石对他宁死不降的行为进行了嘉奖,并晋升他为51军中将副军长,很快又晋升为军长兼第五战区前方指挥部副主任。 被誉为抗日英雄还升成了中将的潘峰名在当时着实风光了一阵,这期间他黄埔军校的同学侯冠山又将堂妹侯志雅介绍给他成为了三太太。 1946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积极谋划打内战,潘峰名不愿参加内战,主动申请辞职退役,携娇妻美眷回老家寓居。 1948年,潘峰名在黄埔军校的学长兼同乡,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绥靖公署主任方天邀请他到江西省保安司令部担任高参,碍于情面他再次出山。 随即1949年时,方天被解放军打得流窜逃跑,最后跑去了台湾,潘峰名没有选择跟方天败逃台湾,而是选择主动向解放军投诚起义,后来遵照潘峰名想回乡务农的意愿,解放军给予了他充足的补助费用。1950年镇反运动爆发后,他由于身份敏感被抓捕,随即被处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开始拨乱反正,1981年乐安县法院宣布撤销当年对潘峰名的判决,恢复其生前抗日爱国将领、起义投诚将领名誉和荣誉,并向其家属补发起义投诚荣誉证书。
彭德怀一生打过4大败仗,军史上存在2种争议,我军至今引以为戒“1964年
【11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