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

漫聊小知识 2025-07-22 15:34:30

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以后不要钱!并且看现在的趋势,我们已经赌赢了。 两者能源结构就不一样,高铁是用电的,而飞机主要依赖航空煤油。 过去这些年,中国在电力领域下了一盘大棋,一方面,咱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像水电、风电、光伏这些,装机容量早就全球领先。 宁夏的“西电东送”工程就是个典型例子,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把西部沙漠里的风电、光伏发的电,源源不断地送到东部沿海。2024年上半年,宁夏外送的新能源电量就将近106亿度,同比增长超过120%,这些绿电不仅清洁,而且成本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全球独步,能把电从几千公里外的西部送到东部,损耗还不到5%。这就好比建了一条“电力高速公路”,把西部便宜的电运到东部,大大降低了用电成本。 高铁和航空的运营成本也不同。高铁的电费占运营成本不到20%,而且电力价格稳定,不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就拿京沪高铁来说,电费在总成本里占比很小,而航空的油费占比高达 35%,国际油价一涨,航空公司就得跟着头疼。 更关键的是,高铁的建设成本虽然高,但主要由国家承担,运营起来之后,边际成本很低。 反观航空,飞机要买国外的,维修成本高,飞行员薪酬也贵,再加上机场各种费用,运营压力大得多。 从能源消耗来看,高铁也更划算,中国高铁每公里耗电量大约21度,和日本新干线差不多,但咱们的高铁能跑350公里时速,日本的只能跑300公里。 而且,高铁的人均百公里能耗只有飞机的18%,大客车的50%。也就是说,同样拉一批人,高铁用的电比飞机烧的油少得多。 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越来越高,这些电的成本还在不断下降,国家电投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度电成本同比降了1.51分钱,煤电也降了2.96分钱。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电力结构正在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2%,中国是主要贡献者。 宁夏这样的地方,新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超过50%,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和风电的发电成本还在持续下降。比如,光伏组件的价格过去十年降了 80%以上,风电的度电成本也降了60%多,这些都为未来电价下降奠定了基础。 对比一下航空就更清楚了,航空煤油的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2022年全球航油价格暴涨82%,航空公司叫苦不迭。 而且,航空的碳排放是高铁的3.6到3.9倍,在全球减排的大趋势下,航空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反观高铁,随着绿电占比提高,碳排放还能进一步降低,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发展高铁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高铁网络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2024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4.8万公里,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 高铁开通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跟着活起来。像京沪高铁,不仅让北京到上海的时间缩短到 4个多小时,还带动了沿线城市的房地产、旅游、商业等多个行业。 更重要的是,高铁网络把全国的经济连成了一个整体,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廉价航空无法做到的。 现在,这个赌注已经开始见效了。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特高压输电越来越成熟,中国的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国家电投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发电业务度电成本同比降了3.15分钱,其中新能源降了1.51分钱,煤电降了2.96分钱。 按照这个趋势,未来电价还会继续下降,甚至可能低到让人感觉“不要钱”。到那个时候,高铁的运营成本会更低,而航空因为依赖高价燃油,竞争力会进一步下降。 所以,中国发展高铁,其实是在为未来的能源格局做布局。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特高压输电,降低用电成本,让高铁这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成为主流。现在看来,这个赌注已经赢了,高铁网络越来越密,电价越来越低,中国的交通和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0 阅读: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