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7月19日消息,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出于对韩美同盟关系的考量,或将缺席即将举行的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最新消息显示,李在明已初步决定,改派韩国国会前议长朴炳锡作为特使团团长,率团出席中方阅兵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特使团阵容并非草率安排。除朴炳锡外,共同民主党内两位重量级“中国通”——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金太年及议员朴钉,也将一同亮相。这一组合显然意在传递韩国对华关系的重视信号。 然而,韩国选择由前议长朴炳锡以“特使身份”低调带队,而非党首李在明亲临,其背后考量耐人寻味。这不仅是韩国国内朝野意见分歧的体现——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对华姿态上常有不同声音,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美国主导的韩美同盟框架对韩国外交形成的强大约束力。尽管韩国国内不乏力挺对华友好的力量,但每每触及中美利益的关键节点,韩国的行动空间便骤然收窄,难以完全自主。 美国的警惕目光从未远离。回顾前几年,因“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中韩关系一度跌入冰点。近两年,双方虽在经贸往来、文旅交流等领域努力修复,关系看似回暖迎来转机,但历史的阴影犹在。韩国对华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华盛顿的神经。 因此,韩国政府始终在走钢丝:一方面希望改善对华关系,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另一方面又必须竭力维系牢不可破的对美同盟。这种微妙的平衡术,迫使韩国在处理涉华事务时,不得不格外谨慎,步步为营。此次特使团的低调安排,正是这种“小心翼翼”外交策略的又一次生动写照。韩国试图在不得罪盟友的前提下,向中国传递善意,其间的分寸拿捏,尽显外交智慧与无奈。
韩国特使团低调赴华阅兵,李在明缺席背后的中美平衡术
小文的笔记屋
2025-07-22 14:36:4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