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一位五金厂老板接到以色列的订单,为其生产冲压件。后来,老板意外发现这些冲压件竟是卡宾枪的瞄准器,但他并没有在意,继续生产,并为美国客户提供枪支配件。没想到,警方突然查封了工厂,指控老板非法制造和销售枪支,法院判处他15年有期徒刑。老板不服,认为自己没有对国内造成伤害,决定上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9年,一家五金制造企业接到来自以色列的机械零件订单。订单涉及冲压件、金属配件等产品,年订单额约300万美元。 这批订单的技术要求包括特定孔径、材质硬度等参数。其中部分零件的孔径标注为5.56毫米,表面处理要求达到军工级标准。这些技术指标在民用机械零件中较为少见。 2015年,五金厂在观看军事装备介绍节目时,发现某型号枪械的零部件外形与其工厂生产的产品相似。经技术人员比对,确认部分零件的尺寸、材质与枪械配件规格一致。 根据《刑法》第125条和《枪支管理法》相关规定,未经许可制造、买卖枪支零部件属违法行为。但陈波(化名)继续生产相关产品,并在2019年接受美国客户类似订单,年产值增至800万美元。 2022年3月,宁波海关在出口货物检查中发现异常。经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认定,查获的30万个金属零件中,有12万个属于枪支专用零部件,可组装制式枪支约4000支。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6月作出二审判决,陈波因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涉案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相关资产予以没收。 法院查明,陈波在明知产品可能用于枪支制造的情况下,仍继续生产销售。涉案产品包括击发组件、枪机框、复进簧等关键零部件。这些零件虽单独看似普通金属件,但组合后即构成枪支核心部件。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全国共查获涉枪零部件走私案件127起,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其中浙江、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占比超过70%。 为防范类似风险,海关总署2023年发布《关于加强枪支弹药及零部件出口管理的通知》,要求出口企业严格审查产品用途。对于精密机械零件,需提供最终用户证明和产品技术参数说明。 专业人士介绍,枪支零部件具有特定技术特征。如枪管内径通常为5.45毫米、5.56毫米、7.62毫米等标准口径。击发机构的弹簧系数、撞针硬度等都有严格要求,企业接单时应重点审查这些参数。 宁波市外贸协会发布的风险提示指出,企业应建立订单审查机制。对于涉及精密零件、特殊材质、军工级标准的订单,需进行专门评估。 近年来,国际枪支零部件走私呈现新特点。走私分子常将零部件化整为零,以“汽车配件”“工业零件”等名义报关。单个零件看似普通,但特定组合后即成枪支部件。 公安部2024年统计显示,通过加强源头管控,涉枪案件数量连续三年下降。但跨境走私、网络交易等新型犯罪手段仍需警惕。执法部门已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打击。 对外贸企业而言,合规经营是长远发展的基础。除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外,还需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客户资质审查、产品用途核实、异常订单报告等环节。行业协会也在推动建立自律机制,共同维护出口秩序。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在2025年3月31日关于《宁波一五金厂负责人生产出口枪支散件被诉,二审改判十年半》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