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连遗体都不放过,”1952年,美军在志愿军的尸体上随意刺捅,好一阵他们才离开,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刚才刺捅过的尸体中,竟然有一双血红的眼睛,充满着愤恨看着他们。 1952年,上甘岭战役的硝烟中,志愿军战士邹习祥与战友死守537.7高地,面对美军的疯狂轰炸和嚣张挑衅。美军士兵肆意践踏志愿军遗体,刺刀乱捅,却不知一双血红的眼睛在尸堆中怒视他们。 邹习祥,1928年出生在山东一个穷苦的农村家庭,家里靠种地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从小跟着爹妈下地干活,挑水、砍柴,练出一身好体力,眼力也特别好,村里人说他扔石头能砸中跑动的野兔。1949年,解放战争打得火热,邹习祥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场上,他端起步枪,枪法准得让教官都挑不出毛病,百发百中,战友们都说他天生是个神枪手。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邹习祥没犹豫,主动请战,加入志愿军,分配到第15军45师135团,上了朝鲜战场,直面装备精良的美军。 在朝鲜战场,邹习祥被派到537.7高地,这地方地势险要,是上甘岭战役的咽喉。美军仗着火炮和坦克,居高临下,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志愿军阵地上砸,炸得山头满是弹坑,土都翻成了黑红色。志愿军这边重武器少,只能硬扛,掩体被炸得七零八落,邹习祥和战友们只能猫在残破的工事里,咬着牙坚持。美军士兵嚣张得不行,隔着百来米的距离,公然挑衅,朝志愿军这边扔石头、做鬼脸,甚至还有人站出来撒尿,气得人牙痒痒。邹习祥看准机会,瞄准一个正在挑衅的美军士兵,果断开枪,子弹正中胸口,那家伙当场倒地,血流了一地。这一下震住了敌人,战友们也给邹习祥竖大拇指,连队给他记了功。 从这以后,邹习祥和战友们摸索出冷枪战术,专门挑落单的敌人下手。他常趴在掩体里,眯着眼,借着望远镜找目标,枪法准得吓人,78发子弹干掉39个敌人。美军被打怕了,不敢随便露头,阵地上一时间安静了不少。但好景不长,美军恼羞成怒,调来更多火炮和坦克,朝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邹习祥的连队损失惨重,从几十人减到只剩8个,粮食和弹药早就用光,连水都没得喝。七天没沾水,战友们嘴唇裂得全是血口子,瘫在掩体里动不了。邹习祥身体素质最好,还能勉强爬动,战友们把求援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 那天夜里,邹习祥咽下最后一块干粮,硬得跟石头似的,硌得牙疼。他悄悄爬出掩体,夜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空气里全是硝烟和血腥味。他刚爬出没多远,就发现一个美军士兵在阵地外晃悠,手里把玩着刺刀,嘴里哼着调子。邹习祥捡起个破罐头盒,朝远处扔去,罐头盒撞到石头,发出清脆的响声,吸引了那家伙的注意。趁着对方走远,邹习祥赶紧往前爬,可他饿了好几天,腿软得像踩棉花,动作慢得不行。不小心踩断一根枯枝,声音在夜里格外响,惊动了那个美军士兵。那家伙立刻冲过来,个头比邹习祥高一头,手里刺刀闪着寒光,直接扑上来。邹习祥拼了命滚到一边,抓起块石头砸向对方膝盖,趁那家伙吃痛摔倒,扑上去死死掐住他脖子,费了好大劲才制服。 可还没喘口气,远处又来了几个美军,提着枪,借着火把光四处查看。邹习祥赶紧把战友的遗体拉过来压在身上,屏住气装死。美军士兵走近,拿着刺刀对着地上的志愿军遗体一通乱捅,血喷得到处都是,溅了邹习祥一脸,刺得眼睛生疼。他们骂骂咧咧,笑声在夜里回荡,刺刀一下下扎进遗体,邹习祥身上也挨了好几刀,腿上和胳膊上痛得像火烧,但他一动不敢动,眼睛死死盯着那些士兵,血丝布满眼眶。美军折腾了好一阵,确认没活人,才骂骂咧咧地走了,火把光渐渐消失。 邹习祥推开身上的遗体,伤口疼得他直冒冷汗,血顺着腿往下流。他咬着牙,继续爬,靠着扔罐头盒的办法,躲开美军巡逻的探照灯。山路上全是弹坑和荆棘,衣服被刮得破破烂烂,手臂划出一道道血痕。他跌跌撞撞,凭着一股劲,终于在天亮前爬到指挥部,推开门,血流了一地。他把高地的情况报给上级,话没说完就昏过去了。指挥部赶紧组织援军,邹习祥醒来后,硬撑着带路回去,腿上的伤口还在渗血,拄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走。 回到537.7高地,8个战友全没了,掩体里只有冰冷的遗体和散落的弹壳。邹习祥跪在战友身边,泪水混着血水淌下来。第二天,志愿军发起反攻,邹习祥端起步枪,趴在临时掩体里,瞄准敌军火力点,子弹一发发射出,敌人接连倒下。高地最终被夺回,战友的仇报了。整个朝鲜战争,邹习祥靠冷枪战术干掉203个敌人,成了志愿军里的传奇人物。战后,他回山东老家,干起了农活,过上平淡日子,村里人常看到他站在田头,默默擦拭那把旧步枪。
“竟然连遗体都不放过,”1952年,美军在志愿军的尸体上随意刺捅,好一阵他们才离
只言片语里
2025-07-22 02:06:2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