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岳谦都忍不住开喷了:走私稀土只判个三五年?这不是开玩笑吗?稀土可是制造导弹、战

瑶光沐蕙芷 2025-07-22 01:23:38

赖岳谦都忍不住开喷了:走私稀土只判个三五年?这不是开玩笑吗?稀土可是制造导弹、战机的关键材料,重要得不得了!更何况,这还是咱们手里最大的谈判筹码,关系着国家命运的战略物资。诈骗罪都能判十年以上,这种祸国殃民的事,咋就三五年就完了?这到底是给谁开绿灯? 其实,稀土走私的危害远远不止经济损失。咱们国家控制着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技术,美国的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超过 80%。要是这些稀土被走私到美国,直接就能用来制造导弹、卫星,这比单纯的经济犯罪严重多了。 可现在的法律,还没把这种 “战略资敌” 的行为单独列出来定罪。有专家建议,应该把稀土走私纳入危害国家安全罪,参照资敌罪的标准量刑,最高可以判死刑。但目前这还只是建议,法律还没改。 按照咱们国家的法律,走私稀土可能涉及两种罪名:一种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量刑主要看偷逃的税额,偷逃税额特别巨大的(250 万元以上),最高可以判无期徒刑;另一种是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情节严重的(比如走私数量大、涉及军用级材料),最高可以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案件的量刑却卡在了三五年。这是为啥呢? 首先,稀土走私的隐蔽性太强了。走私分子把稀土伪装成 “焊锡膏”“耐火材料”,甚至把稀土粉末灌进矿泉水瓶、混进瓷砖原料里,用 X 光都很难查出来,这种情况下,查获时的涉案金额可能没达到特别巨大的标准,刑期自然就上不去。 其次,法律条文在执行中存在漏洞。2025 年之前,虽然稀土被列为国家限制出口的货物,但量刑标准主要依据偷逃税额,而不是战略价值。直到 2025 年修订的《稀土管理条例》出台,才把稀土走私的最高刑期提至十年,并明确了 “战略物资流失” 的定罪标准。可在这之前,很多案件都因为法律条文的限制,只能按普通走私罪处理。 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些案件还存在减轻情节。比如走私团伙里的从犯,或者有自首、立功表现的,刑期就可能从十年以上降到三五年。2024 年岑溪法院审理的一起非法运输稀土案,主犯袁某某因为自首,刑期从五年以上降到了四年。这虽然符合法律规定,但在稀土走私这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面前,总让人觉得惩罚力度不够。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监管漏洞。有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对稀土走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南方某金属公司,通过泰国、墨西哥中转走私稀土,当地海关的监管人员竟然和走私团伙勾结,帮忙篡改商品编码。直到 2025 年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才端掉了这个团伙。这种内部的 “蛀虫”,比外部的走私分子更可怕。 更让人担心的是,稀土走私的利润实在太高了。国际市场上,稀土的价格暴涨 200%,走私一吨稀土的利润能达到正常贸易的 3-5 倍。在这种诱惑下,一些企业和个人就敢铤而走险。2024 年 12 月到 2025 年 4 月,美国通过泰国、墨西哥走私的氧化锑量暴增 3834 吨,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这些稀土,最后都进了美国雷神公司的军火生产线。 现在,咱们国家已经开始动真格的了。2025 年 7 月生效的新版《矿产资源法》,把稀土走私正式入刑,最高可判 10 年有期徒刑,罚金升至涉案金额 20 倍,还把涉事企业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海关也上线了稀土溯源平台,每克稀土都有电子身份证,从矿山到出口全程追踪。深圳海关还用上了 “稀土指纹仪”,哪怕稀土磨成粉混进其他材料,也能瞬间识别矿源地。 赖岳谦的批评,其实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稀土走私判三五年,确实太轻了。这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更是对国家利益的漠视。咱们得让那些铤而走险的人知道,走私稀土就是在卖国,这种祸国殃民的事,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守住咱们的战略资源,让稀土真正成为咱们手里的王牌,而不是别人的武器!

0 阅读:46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