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想要在全球经济中立

小新军事热点 2025-07-21 22:53:08

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想要在全球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必须摒弃这种思维。零和博弈的本质是双方都在争夺有限的利益,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这么多年,结果咋样呢?数据最实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但没减少,反而更多了,反倒是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虽说比2022年减少了28.7%,但这可不是什么胜利的号角。因为同一时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笔记本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的贸易逆差居然冲到了1.06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美国农民天天叫苦,2018年贸易战刚开始那会,美国大豆出口商指着中国市场赚大钱,结果现在,中国一转身从巴西进口了更多大豆。

2025年4月的数据让人揪心,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数量锐减,一周内从7万多吨跌到了1800吨。艾奥瓦州的农场主格兰特・金伯利急得直跺脚,他种的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政府虽说给了点补贴,但那点钱连种子钱都不够。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8到2019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了近260亿美元,农民收入直接下降8%。这哪是在跟中国较劲,分明是在割自己农民的肉。

美国的科技公司也没占到便宜。就说华为吧,美国把人家列入“实体清单”,想卡死5G技术。结果呢?华为不但挺过来了,2023年第二季度手机市场份额又回升了,还搞出了让美国都震惊的技术突破。

反观美国的英伟达,因为出口限制,2024财年在华收入占比从20%跌到了10%以下。更搞笑的是苹果公司,本来想把生产线搬出中国,结果在印度建厂的成本比中国高了22%,生产出来的手机还一堆毛病,最后还得求着中国工厂帮忙救急。

最倒霉的还是美国普通老百姓,美联储的褐皮书说得明白,全美12个联邦储备区的物价都在涨,家具、玩具这些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涨得最厉害。一个美国家庭每年得多花2000美元买日用品,相当于把政府发的那点补贴又倒贴回去了。

密歇根州的汽车工人更惨,因为供应链断裂,失业率都快破9%了,当年支持特朗普的“铁锈带”选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美国那些政客不是号称要让制造业回流吗?结果呢?波士顿咨询集团算了笔账,把一条微波炉生产线从中国迁回美国,成本得增加22%。

越南、柬埔寨这些东南亚国家倒是成了“接盘侠”,可美国企业又傻眼了——越南的关税涨到46%,柬埔寨更是高达49%,耐克、阿迪达斯的运动鞋生产成本暴涨,最后还是得把一部分订单转回中国。

更绝的是中国的光伏产业,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关税,结果美国本土电池产能根本不够用,最后还得偷偷从印尼、老挝进口,绕了一大圈,成本反而更高了。

中国这边呢?不但没被打趴下,反而越活越滋润。2023年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额从2017年的7.37万亿元涨到了19.47万亿元,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这些“新三样”出口都破万亿了。英国《金融时报》都承认,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速度太快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成了“催化剂”。

现在,连美国自己的专家都看不下去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一针见血:贸易战让美国制造业产出下降,企业竞争力变弱,还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更是直言,跟中国搞零和博弈是“最愚蠢的选择”。可那些政客就是听不进去,非要一条道走到黑。

说到底,零和博弈就是个伪命题。中国早就说了,愿意跟美国合作共赢,可美国偏要当那个砸场子的。现在好了,美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企业叫苦连天,老百姓日子难过,而中国反而在逆境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出闹剧啥时候能收场?恐怕得等到美国政客们脑袋开窍的那一天了

0 阅读:160

猜你喜欢

小新军事热点

小新军事热点

小新军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