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瞧不起印度,印度对于离境资金的管控,全世界除了美国,印度算是最为严苛的。任

诸葛利剑 2025-07-21 15:15:03

千万别瞧不起印度,印度对于离境资金的管控,全世界除了美国,印度算是最为严苛的。任何外资与内资企业,你在印度赚了钱,必须留在印度,否则,将缴纳巨额税收及罚款。 印度的外汇管理法(FEMA)是1999年出台,2000年6月正式实施的,主要目标是管住外汇交易,促进贸易支付,同时防止资本随便外流。 简单说,印度政府的意思是:你在印度赚的钱,最好留在印度花,别想着拿出去挥霍。这法律听着有点“霸道”,但背后是印度想保住自己经济命脉的算盘。 FEMA把交易分成两类: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是日常的贸易、服务、短期贷款啥的,管得松一点;资本项目就包括海外投资、贷款、股票交易这些,管得可严了。 内资企业想往外投钱,得按《外汇管理(海外投资)规则2022》来走。外资企业想把利润汇回国,也得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 对内资企业来说,海外投资(ODI)有个“自动路线”的说法,就是不用印度储备银行(RBI)批,直接通过银行就能投,但有个硬杠杠:投资额不能超公司净资产的400%。 比如,你公司净资产1亿卢比,最多投4亿出去。想多投?得向RBI申请,交一堆材料,像投资计划、资金来源证明啥的,等审批能等好几个月。 外资企业在印度赚了钱,想汇回母国,比如中国,得按规矩来。利润汇回可以通过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方式,但每样都有税和要求。 比如,股息得交20%的预扣税(加上附加费和教育税可能更高),不过如果中国和印度有双重征税协定(DTAA),税率能降到15%。但别高兴太早,汇款前还得交审计报表、税务证明一大堆东西,证明你没偷税漏税。 更狠的是,印度对关联企业间的交易(转让定价)查得特别严,怕你通过假合同把利润转出去。2023年,印度把技术服务费和特许权使用费的税率从10%提到20%,就是堵这种漏洞。被查出来违规,轻则补税罚款,重则可能坐牢。 有个真实案例,一家外资公司在印度赚了不少,想通过股份回购把钱弄回国。回购是合法的,但得按FEMA和公司法走。 这公司觉得自己聪明,回购价定得比市场价高好几倍,想多转点利润出去。结果印度税务局大数据一分析,查出猫腻,罚了快10亿卢比,老板还被限制出境,在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 印度政府这几年对外资和内资的监管真是下狠手。2022年,ODI自动路线限额从200%调到400%,看着是放宽了,但敏感行业的审查更严了。 税务部门也有新招,2023年那次税率调整,直接让不少企业傻眼。据统计,印度每年因违规汇款被罚的企业不在少数,光2022年就有好几家大公司被罚了几十亿卢比。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冒汗。 印度这么严有啥好处?首先,国家财富保住了。钱留在国内,能用来扩厂子、雇人、搞技术,对经济有实打实的好处。税收和罚款还能填国库,修路建学校啥的都靠这个。 但对企业来说,这政策就是个“紧箍咒”。内资企业想国际化,步子迈不开;外资企业赚了钱带不走,投资热情肯定打折扣。 有些企业也想变通。比如,外资公司会在印度设研发中心,把利润转成技术服务费汇出去。但这得过转让定价的关,价格得合理,不然还是会被查。 内资企业也有辙,比如把钱投到印度国内的项目,等政策松点再往外挪。但不管咋说,印度的规矩摆在那,想绕过去没那么容易。 总的来说,印度的资金管控是个硬骨头。想在这赚钱,得先学会怎么跟政策打交道。不然,赚再多也可能是“看得见,摸不着”。

0 阅读:50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