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出头的张昌宗服侍完已经80岁的武则天睡下之后,便来到了外面休息,这时,一个曼妙的身姿出现在张昌宗面前,她就是还在灯下帮武则天批阅奏折的上官婉儿。
夜深人静,长安太极宫内,烛光摇曳,映照着鎏金宫柱上的龙纹。年轻的张昌宗轻手轻脚地退出武则天的寝殿,确认女皇已沉沉睡去后,他长舒一口气,脸上却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刻,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偏殿,灯下,一道曼妙身影正伏案疾书。
那是上官婉儿,武则天的贴身女官,手中朱笔在奏折上流转,眉眼间透着专注与疲惫。夜色掩盖不住她的风华,张昌宗心头一震,一种危险的悸动悄然滋生。他知道,这一刻的凝视,将点燃一段禁忌的火花——可这团火,究竟会温暖他们的心,还是将他们推向深渊?
公元697年,武周政权如日中天,武则天以67岁高龄君临天下,治理国家井井有条,却也深陷奢靡的宫廷生活。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以铁腕掌控朝堂,但晚年的她,内心却渴求更多的慰藉。太平公主为讨好母亲,将俊美无双的张昌宗献入宫中。张昌宗不仅容貌出众,史载“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而且能言善辩,深得武则天欢心。不久,他又将兄长张易之引入宫廷,兄弟二人成为女皇身边的红人,权势熏天,朝臣甚至称他们为“五郎”“六郎”,趋炎附势者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上官婉儿却是另一番命运。她出身名门,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的宰相,因起草废后诏书得罪武则天,被诛杀全家。襁褓中的婉儿随母亲郑氏沦为宫奴,命运跌入谷底。然而,郑氏倾尽心力培养女儿,教她诗书礼仪。13岁时,婉儿以惊艳的才华被武则天召见,当场作诗,文采斐然,武则天大悦,免其奴籍,任命为才人,掌管宫中诏命。从此,她成为女皇的左膀右臂,处理奏章,参决政务,号称“巾帼宰相”。
两人在宫廷中频繁接触,张昌宗的青春活力与上官婉儿的才情美貌,仿佛是命中注定的相遇。然而,他们身处的深宫,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漩涡,任何一丝情感的波动,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张昌宗站在偏殿门口,犹豫片刻,还是迈步走了进去。殿内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上官婉儿抬起头,烛光映在她清丽的脸上,眉间却带着一丝倦意。“六郎,这么晚了,还不歇息?”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揶揄。张昌宗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轻佻:“婉儿姑娘为圣上操劳至今,真是让人佩服。”他走近案几,目光肆无忌惮地落在她手中的奏折上,“这些琐事,怎配得上你的才华?”
上官婉儿微微一怔,随即垂下眼帘,掩饰住眼底的波澜。她深知张昌宗的身份——女皇的宠臣,年轻俊美,却也是宫中无数女子暗自倾慕的对象。她克制住心中的悸动,低声道:“六郎说笑了,宫中之事,哪有轻重之分。”话虽如此,她的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笔杆。
这一夜,二人并未多言,但彼此的目光却像无形的丝线,悄然缠绕。他们都知道,这份心动是危险的,但那份禁忌的吸引力却让人欲罢不能。
公元701年,武则天的身体日渐衰弱,却对张昌宗的宠爱有增无减。某日清晨,她在迎仙宫用膳,张昌宗与上官婉儿侍奉在侧。或许是年轻人的情愫难以掩饰,张昌宗的目光不小心在上官婉儿身上停留太久,而她回应时,眉眼间流露出一丝温柔。武则天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幕,怒火中烧。她猛地摘下头上的金簪,掷向上官婉儿的眉心,厉声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
金簪划破上官婉儿的额头,鲜血缓缓渗出,触目惊心。张昌宗吓得跪地求饶,脸色煞白。上官婉儿强忍剧痛,低头请罪,声音颤抖却镇定:“臣女知罪,愿受陛下责罚。”武则天盯着她,目光如刀。最终,念及上官婉儿的才华与多年忠心,她下令以黥刑代死,在婉儿额头刺上一朵红梅。这朵红梅不仅遮盖了伤疤,竟意外引领了宫廷“红梅妆”的风潮,宫女们纷纷效仿。
这场风波后,张昌宗与上官婉儿的私情被迫中断,但两人的内心却更加复杂。张昌宗深感屈辱,他虽受女皇宠幸,却始终无法摆脱“面首”的身份,内心对权力的渴望愈发强烈。上官婉儿则在痛苦中反思,她意识到,自己的才华与美貌虽能打开宫门,却也让她成为权力的棋子。她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朝堂,试图通过与武三思、崔湜等人结盟,巩固自己的地位。
与此同时,武则天的晚年政权危机四伏。太子李显与武氏家族的矛盾日益加深,张氏兄弟的专权也引发朝臣不满。705年,武则天病重,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杀死张昌宗与张易之,逼迫武则天退位。上官婉儿因早年暗中倾向李唐,得以保全,被唐中宗封为昭容,继续掌管诏命。
不过上官婉儿的命运依旧如同宫廷上空的浮云短暂而绚烂。710年,唐中宗暴毙,韦皇后欲效仿武则天称帝,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联手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手持中宗遗诏,试图以“相王辅政”求得一线生机,却仍被李隆基下令处死。
深宫的灯火终会熄灭,张昌宗与上官婉儿的禁忌之恋,如同昙花一现,短暂却惊艳。他们在权力的牢笼中追寻自由,却最终被命运的巨浪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