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受俄牵连,普京不吭声,他的未来计划,给中国留了一个位置。7月19日,克宫消息人士又放话了:“俄罗斯准备跟乌克兰进行第三轮谈判,日期很快就会敲定。”但与此同时,在刚刚过去的数小时内,俄军又对乌克兰进行了新一轮空袭,出动了300多架无人机,发射了30多枚导弹。 这种“谈判前先给下马威”的战术,其实是在向西方传递两个信号:一是俄军的打击能力依旧在线,二是谈判桌上的筹码得按俄方的节奏来。 普京在6月28日明确表示,第三轮谈判的前提是乌克兰落实伊斯坦布尔协议,也就是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四州撤军。 而普京在面对美国100%关税威胁和欧盟4月新增的电子、机械制裁时选择了沉默,这背后其实藏着两层深意。 第一层是“保护欲”。中国外交部3月7日刚重申“通过对话解决危机”的立场,普京要是这时候跳出来强硬表态,无异于把中国架在火上烤。 第二层是“信任票”。2024年中俄贸易额2448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比19.6%,天然气310亿立方米,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对俄能源的深度绑定。 普京心里明白,就算美国对俄加征关税,中国也能通过“一带一路”的陆路管道把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消化掉。 还有他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提出的2025年经济计划,重点发展现代技术和军民两用领域,这简直是给中国量身定制的合作清单。 2024年中国从德国进口的高端机床激增27%,从巴西进口的锂矿石占全球38%,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 而俄罗斯恰好能在稀土、航天技术等领域补上中国的短板。比如2025年3月中俄伊“安全纽带”联合演习,三方舰艇在波斯湾玩了把“反恐大联动”,这种军事互信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建立的。 当然,普京的算盘也有打空的风险。美国虽然对俄贸易额只有35亿美元,但通过“北约埋单”模式给乌克兰送武器,德国、芬兰等八国已经掏出13亿美元采购美制装备。 不过中国也不是吃素的,2025年3月直接对美输华商品加征15%关税,把鸡肉、小麦等农产品列入反制清单,这招“以牙还牙”让美国农场主叫苦不迭。 而中国通过中俄原油管道进口的石油量2024年同比激增45%,而美国因为炼油厂老化,不得不从沙特进口更多原油,净进口量创下2024年6月以来新高。 更绝的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通过M12“东方”公路三天就能到长三角,而美国从波斯湾进口的原油还在海上漂着。 普京这招“沉默战术”,本质上是在赌中国的抗压能力。2025年3月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以及《反外国制裁法》的实施,已经证明了中国应对制裁的决心和能力。 当美国试图用关税大棒敲打中国时,中国反手就把特斯拉Model3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市场份额压到个位数,用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速度”教美国做人。 而俄罗斯通过能源和军工合作,正一步步把中国绑上自己的战略战车。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捆绑,让普京在面对西方压力时有了更坚实的后盾。 归根结底,普京这盘棋下得相当精妙:用谈判拖延时间,用空袭展示实力,用沉默保护盟友,用合作绑定利益。 而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凭借着13.3%的全球进口份额和产业升级的硬实力,正一步步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牌”。
中国受俄牵连,普京不吭声,他的未来计划,给中国留了一个位置。7月19日,克宫消息
霜月照寒林
2025-07-21 12:05: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