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2024年,新加坡外交专家提醒中国:“中国近些年有一

画画的本本 2025-07-21 11:19:07

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2024年,新加坡外交专家提醒中国:“中国近些年有一个最大的战略失误,那就是是疏远了美国商界,”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企业是第一批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拓荒者”。不仅带来了投资和技术,也让中国制造业从手工作坊一步步升级,引发了“世界工厂”的大变革。那时候,美国企业和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双赢”,彼此需求高度契合。 一直到2010年,苹果、通用、摩根大通这些跨国巨头都把中国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中国经济持续腾飞,美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那个阶段,中美商界互动频繁,美国商会在中美关系里扮演着桥梁和润滑剂的角色。 但2018年以来,局面明显变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高科技封锁、投资审查、供应链“去中国化”一个接一个,外部环境骤然紧张。 美国在华企业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两国博弈的“夹心层”,既享受不了过去的红利,还要面对更多不确定性。 有些人认为,这是中国自己“远离”了美国商界。但事实没那么简单。首先,美国企业在中国遇到一些新挑战,比如数据管理、知识产权、合规压力等,这些确实让外企感到“门槛”高了。 但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加强监管的正常表现。很多外资企业反映,和过去相比,现在中国的规则更明确,政策环境更规范,服务也更细致。 另一方面,美国自身也在变。近年来,“去风险”“脱钩”成为美国政策主流,企业被鼓励寻找“中国之外”的新基地,印度、越南成了新宠。 加上中美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美国商界在两国关系中的“调和”作用被弱化。这其实是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必然,而不是中国的单方面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美国企业依然看重中国市场。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翻倍扩张,苹果供应链深度捆绑中国本地厂商。 这些企业并没有“撤离”,反而在加大投资。不过,和二十年前“只盯中国”的局面不同,现在美国企业更加分散布局,脚步也更谨慎。 中国自身也不是坐以待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出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新举措。像自贸区、跨境电商、商事仲裁等领域,政策越来越细化透明。很多欧洲、东南亚、中东的资本也在加速流入中国市场,全球资金来源更加多元。 过去靠美国企业“输血”的时代早已过去。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球供应链和消费市场的中坚,无论你来自哪里,都离不开中国的配套和市场。 中国并没有关上大门,反而在不断欢迎外资。很多美企高管还在频繁来华考察、签约、建厂,表达长期合作的意愿。 所以说“中国疏远美企”其实是对中美关系的过度简化。未来中美之间,合作和竞争一定是并存的。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否建立互信,找到新平衡点,让合作共赢成为主旋律。 你怎么看待中美商界的“距离感”?

0 阅读:0
画画的本本

画画的本本

画画的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