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则是和我国关系较为亲密的越南,这究竟是怎么

古今知夏 2025-07-21 11:01:51

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则是和我国关系较为亲密的越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情得从今年 7 月说起,乌克兰和越南几乎是前后脚对中国出手。乌克兰那边,直接点名 14 家中国企业,说这些公司涉嫌给俄罗斯提供无人机零件,帮了俄罗斯的忙。越南这边则是对中国热轧卷钢加了最高 37% 的反倾销关税,还顺手对部分化肥也加了税。 先聊乌克兰这边。俄乌冲突自 2022 年爆发,一直持续至今。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长期依赖西方支持,尤其是美国,在武器、资金等关键资源上,对乌克兰的援助举足轻重。 近期,乌克兰称在俄军使用的无人机残骸中,发现了来自中国企业的零部件。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经过所谓调查,宣称找到了证据。于是,乌克兰政府迅速行动,7 月 8 日,泽连斯基批准了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制裁 “涉事 5 家中国公司” 的提案。 可实际上,这并非乌克兰首次因俄乌冲突制裁中国企业。早在今年 4 月 18 日,泽连斯基就以 “参与生产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巡航导弹” 为由,批准过一份制裁名单,其中就有 3 家中国公司。再往前追溯,2024 年 12 月 16 日,欧盟理事会通过对俄罗斯第 15 轮制裁,首次将中国企业(红兔矢量、厦门林巴赫等)纳入其中,此后乌克兰便开始频繁搞这类小动作。 仔细分析,乌克兰此番制裁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意图。其一,当下俄乌战场上,俄军攻势猛烈。不仅在乌东战场集结重兵加强地面进攻,还对乌克兰全境目标展开密集空袭。乌克兰此时制裁中国企业,极有可能是想通过向中方施压,促使中国劝说俄罗斯停止进攻。 其二,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态度转变,也是重要因素。此前美国是乌克兰的主要援助方,可如今美国的实质性援助逐渐减少,欧盟成为乌克兰装备援助的主力。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试图通过制裁中国企业,讨好欧盟。因为欧洲一直忌惮俄罗斯,又眼红中国庞大的工业实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欧洲希望借乌克兰之手,将中国企业排除在乌克兰市场之外,从而为自身企业在乌克兰市场争取更多份额。 几个月前,乌克兰招标采购数万吨钢轨,参与竞标的欧洲公司是中国企业驻欧洲子公司,土耳其公司是买卖中国钢铁制品的二道贩子,乌克兰本土企业也是中国钢企代理商。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欧洲与中国在乌克兰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也侧面反映出乌克兰紧跟欧盟制裁中国企业的原因。 再看越南这边。越南对中国热轧卷钢加征高额反倾销关税,对部分化肥也加税,这一举措看似突然,实则背后有着深层经济因素。从贸易数据来看,今年前 7 个月,我国对越南进出口 1.0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1%。其中,出口 6478 亿元,增长 25.5%;进口 3829 亿元,增长 21.7%。 中国连续 20 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越南也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按理说,双方贸易关系如此紧密,越南不应贸然对中国商品加税。 然而,近年来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此前持续以关税为武器扰乱中美贸易,逼迫跨国企业将生产线搬离中国。部分企业转移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使得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顺差迅速增大。2024 年,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激增至 1000 亿美元,比 2017 年增长了两倍。 美国向来奉行 “对等关税” 逻辑,按照其算法,对美贸易顺差越大,被征收的税率就越高。越南因此被美国课以高达 46% 的关税。为了缓解来自美国方面的关税压力,越南可能试图通过对中国商品加税,调整自身贸易结构,以迎合美国,减少美国对其的贸易制裁压力。 无论是乌克兰制裁中国企业,还是越南对中国商品加税,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考量。但中国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始终保持理性与冷静。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方立场明确,不拉偏架、不拱火、不借机谋取地缘私利、不向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装备,主张俄乌双方通过政治途径解决矛盾。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受第三方无端指责影响。 在与越南的贸易关系上,尽管越南此次加税行为给双方贸易带来一定冲击,但基于长期紧密的合作基础和双方经济的高度互补性,相信通过友好协商,双方能够妥善解决贸易争端,恢复正常的贸易秩序。

0 阅读:58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