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国防部长站军姿我补充一下,除卢旺达外,非洲多个国家长期向中国派遣大量军事人

墨者善受本人 2025-07-21 10:39:37

卢旺达国防部长站军姿我补充一下,除卢旺达外,非洲多个国家长期向中国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到中国军校学习,其中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厄立特里亚、莫桑比克、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国与中国的军事教育合作尤为紧密。这些国家的军事学员主要进入国防大学、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等院校,接受从基础战术到高级战略的系统培训,不少学员回国后还成为国家军政高层。​

坦桑尼亚是与中国军事教育合作最深入的非洲国家之一。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该国就开始派遣军官到中国学习军事理论与战术。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课程体系对坦桑尼亚军队影响深远,学员们不仅学习单兵技战术、步坦协同等基础科目,还深入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游击战策略。1978 年坦桑尼亚与乌干达的战争中,接受过中国培训的军官采用 “敌后穿插” 战术,突袭乌干达后勤据点并攻占重镇马萨卡,扭转了战局。如今,坦桑尼亚海军陆战队仍与中国合作,参与两栖作战培训,并接收中国造 056 型护卫舰及配套战术指导。​

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早年曾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接受培训,这段经历是其军事生涯的重要起点。他与其他在华受训的军事首领将中国战术融入实战,在丛林战中运用 “敌进我退” 的游击策略。如今,津巴布韦国防军的战术手册仍有中国军事教育的痕迹,每年仍有数十名军官赴华参加中高级指挥课程。​

纳米比亚前总统萨姆・努乔马 1964 年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他把中国的 “十六字游击方针” 与地雷战战术带回国内,领导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对抗南非殖民统治。其部队使用中国提供的反坦克地雷和定向反步兵地雷,迫使南非国防军投入巨资研发装甲车反地雷技术。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同样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受训,1967 年的学习经历为其领导独立战争提供了关键战略支持,其部队后来采用中国传授的 “非接触作战” 理念,成功抵御埃塞俄比亚的进攻。​

莫桑比克军人长期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接受反恐培训,课程包括丛林战、简易爆炸物处置等实战技能。2017 年,该国德尔加杜角省爆发 ISIS 分支袭击时,接受过中国训练的军官设计 “丛林河道伏击战”,有效保护了中国投资的天然气项目。乌干达指挥官通过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课程,学到 “军民协同” 反恐战术,并在清剿极端组织的行动中成功应用。​

埃塞俄比亚自 2015 年起定期派遣即将晋升的将军到国防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内容涵盖联合战役指挥与军事科技应用。该国海军陆战队还依托中国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参与反海盗战术演练和无人机侦察培训。尼日利亚的合作层次更多元,其国防学院与国防大学建立互访机制,每年互派代表团交流;海军陆战队接受中国 “石油平台夺控” 专项训练,2024 年联合演习中首次测试无人艇布雷清扫技术。此外,尼日利亚军官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期间,还参与过中国新型步枪的实弹射击测试并反馈性能。​

埃及学员多次参与中国陆军国际学员周活动,2023 年埃及学员艾哈迈德在班组协同射击训练中使用中国步枪取得优异成绩,并公开称赞其稳定性。南非通过 “金砖国家” 合作框架,定期选派军官到国防大学参加国际防务研讨班,学习联合作战与维和行动相关内容。​

加纳自 2010 年代起与中国合作开办军事院校,派遣年轻军官到中国接受无人机操作、网络战等现代军事技术培训。肯尼亚军方 2025 年宣布派遣 32 名军官赴华受训,课程涵盖反恐实战经验分享,且中方提供全额奖学金。部分肯尼亚军官对比中法培训经历后,公开表示 “在中国军校能学到更实用的战术”。​

这些国家的军事学员在中国军校不仅学习专业技能,还深度融入中国军队的日常管理,穿着解放军军装、参与体能训练、体验连队生活。这种 “沉浸式” 教育模式让学员回国后往往成为推动军事改革的核心力量,如埃塞俄比亚学员将中国的 “军民融合” 理念引入本国国防建设,坦桑尼亚军队的指挥体系至今保留着中国军校的层级架构。更深远的是,部分学员在政治领域崭露头角,厄立特里亚总统、纳米比亚总统、坦桑尼亚前总统等均曾在华受训,这种 “校友网络” 成为中非战略互信的重要纽带。​

中国军事教育在非洲的影响力甚至引发地缘政治连锁反应,比如苏丹内战期间,北苏丹(现苏丹)军官多毕业于国防大学,南苏丹军官则来自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双方在战场上的较量被戏称为 “国防大学 vs 石家庄陆指的校友对决”,这既体现了中国军事教育的全球辐射力,也印证了其在非洲安全格局中的深度参与。

0 阅读:2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