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明确表态:巴基斯坦从东方大国不管采购何种装备,孟加拉国便会紧跟采购,用于联手对抗印度。除歼-10C目前因资金问题暂未列入采购清单外,坦克、装甲车、无人机、防空系统以及最新的SH-15卡车炮等装备,孟加拉国均计划采购。同时,孟加拉国已将举国筹资采购16架歼-10CE战机提上日程,旨在替换该国老旧的歼-7战斗机。孟加拉国高层表示:“我们无需过多顾虑,只需借鉴巴基斯坦的成功经验即可。” 这番话背后,藏着南亚次大陆几十年没解开的死结。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时,印度曾是背后推手,可如今这对“昔日盟友”早就翻了脸。恒河水资源分配、边境领土争端、宗教矛盾像一堆干柴,一点就着。孟加拉国心里清楚,单凭自己那点家底,真要和印度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巴基斯坦的经验摆在那儿——靠引进先进装备,硬是在克什米尔顶住了印度的压力,这不就是现成的教科书? 说起来也有意思,孟加拉国挑的装备几乎都是巴基斯坦验证过的“爆款”。就拿SH-15卡车炮来说,去年巴基斯坦用它在边境对峙中压制了印度的M777榴弹炮,射程和机动性都占了上风。孟加拉国看在眼里,今年就把订单敲定了。无人机更不用提,巴基斯坦的“翼龙”和“彩虹”在实战中让印度吃了不少暗亏,孟加拉国一口气引进了生产线,连维修保养都能自己搞定。 有人说这是“抱团取暖”,倒不如说是被逼出来的生存智慧。孟加拉国人口密度全球最高,经济底子薄,每年军费还不到印度的三十分之一。可印度这几年军费连年看涨,光是今年就砸了726亿美元,各种先进武器买了个遍。这种情况下,不找个靠谱的伙伴,不跟着成熟的路子走,难道等着被压垮? 不过话说回来,钱袋子始终是个大问题。歼-10CE单价近亿美元,16架就是16亿,这对GDP刚过4000亿美元的孟加拉国来说,相当于全国半年的教育经费。所谓“举国筹资”,说白了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削减部分基建项目,推迟公务员加薪,甚至号召富裕阶层捐款。这份决心,透着一股背水一战的狠劲。 巴基斯坦那边倒是乐见其成。毕竟多一个盟友,就多一分牵制印度的力量。这些年两国在军事演习、情报共享上越走越近,上个月还刚签了一份边防合作协议。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没明说“对抗印度”这几个字,但采购清单上的每样东西,都在无声地传递着同一个信号。 东方大国的角色也耐人寻味。既没主动拉拢,也没拒绝合作,只是按市场规则做生意。可这些装备一到南亚,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不止军购本身。它让力量对比悄悄发生变化,也让原本就复杂的地区局势,多了几分不确定性。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孟加拉国抄作业的背后,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之道。只是这条路能走多远,还得看印度的反应,看地区格局的演变,更得看他们自己能不能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毕竟,买来的装备再好,终究要靠自己的底气说话。
1963年,中巴两国签署边界协定,依据喀喇昆仑山分水岭划界,巴基斯坦同意归还被
【26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