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梁必业在军中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职务,随后经历了一次震惊的职务变动,

1966年,梁必业在军中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职务,随后经历了一次震惊的职务变动,从副主任调任军事学院副院长,再降为青南马场副场长。这一系列职务的变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急剧的降职,行政级别也从6级降到了8级。那么他究竟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波折与变故呢? 梁必业作为优秀的政工军官,其职业生涯贯穿了战争年代,他从后方到前线始终从事政治工作。他与梁兴初、梁仁芥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属,三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到梁兴初,他在前线担任指挥员的身份更加为人熟知,而梁必业同样颇具实力,其军中职务亦不低,早早便晋升至大军区的正职。 1959年,梁必业从济南军区副政委的职务上被提拔,成为军区第二政委,接替了离任的王新亭。王新亭当时因调到高等军事学院学习而退出,该院又将他调至军科院担任副政委。梁必业在济南军区工作了两年后便转至总政部担任副主任,虽然是副职,但其实在职权上与大军区政委平级。在总政部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了五年,然而因1965年罗瑞卿的离职,他的事业也遭遇了波动。到1966年,他的职务竟被降至军事学院副院长。 军事学院属于大军区级单位,副院长的地位相当于军区副职。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任命后不久,他的职务便被进一步降为青南马场副场长,这样的变化简直如同急速下跌的悬崖,职务和影响力彻底丧失,行政级别也由6级骤降至8级。 在1965年之前,军队的薪资待遇按照1952年的评级进行发放,而地方则依据国家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两个体系原本各自独立。然而到1965年,军队开始实行与地方干部统一的行政级别系统,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薪金待遇也开始对接。梁必业的级别从6级变为8级,意味着他相当于正军级的待遇。 面对此情此景,梁必业曾表明自己的看法:在问题尚未弄清楚的情况下,自己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他虽然接受了命令,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上任。直到1969年,他被派往合肥农场进行劳动。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梁必业除了参与农场的劳动之外,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阅读报纸,并负责连队的思想工作。作为一名曾经的总政副主任,他的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显然不容小觑。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