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已经突破了人类的底线,这种做法只能进一步刺激俄罗斯,让自己遭到更严重的毒打!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7月16日,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传出消息,市长下令挖掘355具埋葬在“荣耀山”墓园的苏联红军遗体。乌克兰方面说得很直接——我们要用这些遗骨和俄罗斯换战俘。 如果只是换战俘,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战争里发生这种事很正常。但问题在于,用烈士的遗骸来当交易的“筹码”,这事可不常见,甚至可以说在人类现代战争史上几乎没有先例。 这种做法不仅不人道,还彻底伤害了历史、民族感情,甚至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尊重。 咱们先看看这些被挖出来的人是谁,他们可不是普通人,他们是当年打纳粹、解放利沃夫、为乌克兰而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 里头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传奇特工尼古拉·库兹涅佐夫。他曾深入德军后方执行了几十次刺杀任务,被追授“苏联英雄”。现在呢?他的骨头竟然成了谈判桌上的“物资”,被拿来换人。 这种操作,在乌克兰国内都引发了不少质疑。有人就说了,当一个国家开始消费自己的先烈时,这个国家离道德崩塌也不远了。 你说现在是战争时期,资源紧张可以理解,但再紧张也不能挖自家烈士的坟吧?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吗? 事实上,这也暴露了乌克兰在战俘交换上的尴尬局面。据公开信息,6月份俄乌曾就交换战俘达成协议,结果俄方归还了乌克兰5000多具士兵遗体,而乌克兰只回了不到100具俄军遗体。差距这么大,乌克兰急了,结果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死人”身上。 不仅如此,这种掘墓换战俘的行为也狠狠打了乌克兰“去苏联化”运动的脸。为了跟西方国家站在一起,乌克兰这几年走得很极端,不光拆雕像、改历史课本,现在连烈士墓园都不放过。 可别忘了,那些苏联士兵当年就是为了乌克兰这块土地而战死的。现在他们被后人挖出来,换来当下的政治利益,这到底是“去苏联化”,还是“去人性化”? 俄罗斯方面当然炸锅了,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痛斥这比战场上的杀戮还可怕,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战争行为,而是在摧毁全人类最后的道德共识。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毫不客气地说:“乌克兰不仅输掉了战场,现在连底线也输掉了。” 国际上也有反应,虽然西方政界一片沉默,但一些历史学者都表示不能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警告:“亵渎历史的人,最终会被历史审判。”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给俄罗斯找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目前,俄罗斯已经在边境增派两个集团军,黑海舰队也进入战备状态。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俄方可能会借“保护历史遗产”之名,对乌克兰西部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而首当其冲的,很可能就是利沃夫。 到那时候,倒霉的不是政治人物,而是普通百姓。他们要承受更密集的炮火、更大的恐慌。所以说,一个国家做事不能只看眼前,不顾后果地突破底线,最后吃亏的往往是自己的人民。 再回过头来看这个事情,其实不难理解乌克兰为什么会这么做。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面临巨大压力,前线士兵消耗大,战俘交换不对等,西方援助也不像以前那么积极。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急需一个突破口。而用红军遗骸换战俘,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不仅没缓解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大的道义危机。 中国和俄罗斯在5月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强调,要坚决捍卫二战的胜利成果,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篡改。乌克兰现在的做法,显然与这种立场背道而驰。 更让人担忧的是,西方一些国家在这件事情上的沉默。当乌克兰动用英雄遗骨作为政治工具时,原本该坚持人道主义的国家却装聋作哑,甚至还有默许的意思。这种双标行为让人很难不联想到一个问题:是不是只要你是“自己人”,就可以做任何事? 说到底,战争已经够残酷了,人类最起码的底线和尊重不能丢。如果连死者都不放过,那还有什么是不能被拿来交易的?今天是烈士遗骨,明天会不会是更不可想象的东西? 这不是危言耸听,乌克兰如今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仅无法解决战俘问题,也无助于战争的结束。反而会让局势更复杂,甚至给俄罗斯更多进攻的理由。到最后,受伤的还是乌克兰自己。 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如果不尊重自己的先烈,就不可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一个民族如果选择忘记牺牲者的意义,那这个民族也难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站稳脚跟。
普京四个大错,害惨俄罗斯了啥?普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你没
【17评论】【1点赞】
无语
对于侵略者,什么都不是底线
傻大V
必须不停刺激俄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