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井冈山一名农民南下寻亲,当他见到广州市委书记曾志时,直呼:“妈,我是您失散23年的儿子啊。”曾志先是一愣,随后心里咯噔了一下,脑海里涌现了当年的记忆。 二十三年的离别,隔着山川与战火,井冈山的农民石来发踏上了寻找母亲的旅程。他的目的地是广州,那里住着一位位高权重的市委书记曾志。母子重逢的一刻,时间仿佛停滞,尘封的往事被唤醒,牵引出一段革命年代的悲欢离合。他们的故事,藏着怎样的曲折与温情? 曾志,1911年出生在湖南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不是安分守己的主。十五岁那年,她投身革命,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天在长沙街头忙着组织工人和学生,散发传单,宣传革命思想。那年头,干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随时可能被抓,但她从没退缩。1927年,她和同为革命者的夏明震结了婚,俩人一起走村串户,动员农民参加斗争,日子过得既紧张又充实。可好景不长,同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夏明震在上海的一次行动中被捕牺牲,曾志挺着孕肚,孤身一人逃到乡下,躲避追捕。 到了1928年,她辗转到了井冈山根据地,那会儿条件艰苦得没法说,生孩子的时候只能在简陋的棚子里,身边只有个当地接生婆帮忙。生完孩子后,她身体虚得站都站不稳,没法亲自照顾刚出生的儿子。副连长石礼保和妻子赖凤娥站出来,主动提出收养孩子,把他当亲生的一样养着。曾志只能把孩子交给他们,继续投身革命工作,组织物资、联络同志,忙得脚不沾地。 之后的岁月里,她一步步成长为党的骨干,1952年已经当上了广州市委书记,负责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成天忙着开会、视察工厂、规划学校建设,办公室里堆满了文件和图纸。她生活简单,办公桌上就一张地图,几份文件,椅子还是硬邦邦的木头做的。 她这辈子,经历了太多失去,丈夫没了,孩子也分开,但她从没停下脚步。白天忙工作,晚上还在灯下写报告,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她还常去工人宿舍了解情况,拿着小本子记下大家的问题,回来就想办法解决。曾志的名字,在广州的建设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她心底始终有个空缺,那就是失散多年的儿子。 1952年春天,井冈山的农民石来发决定南下广州,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他从小被石礼保夫妇收养,养父母去世后,他靠自己种地过活。新中国成立后,他分到了田,娶了媳妇,日子总算安稳了些。可他心底一直有个疙瘩——亲妈到底是谁?奶奶提过一个名字,叫曾志,说她是个大人物。听说中央派了个慰问团要经过井冈山,他觉得机会来了,找当地干部要了封介绍信,收拾了个小布包,就上了火车。 石来发坐的那列火车,慢悠悠地穿过田野和小镇,车厢里挤满了人,空气里混杂着汗味和烟草味。他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手里攥着那封介绍信,生怕弄丢了。到了广州,城市的热闹让他有点懵,街上车水马龙,摊贩叫卖声不断。他找到广州市委的办公楼,那是个灰色石头盖的大楼,门口有卫兵站岗。他鼓起勇气走上前,把介绍信递给卫兵,嗓子有点干地说要见曾志书记。卫兵瞅了他一眼,带他去了接待处。接待处的秘书接过信,看了看,带着他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墙上挂着党旗和标语。 在办公室门口,石来发被领了进去。曾志从办公桌后走出来,穿着朴素的深色衣服,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石来发双手递上介绍信,声音不大但很坚定地说出了那句埋藏多年的话。曾志愣了一下,眼眶迅速红了,泪水滑下来。她走上前,双手紧紧抓住石来发的胳膊,把他拉进怀里,抱了好一会儿。母子俩站在那儿,周围的人都安静了,办公室里只剩文件纸页被风吹动的轻响。 重逢之后,曾志安排人带石来发在广州转了转。他看到了热闹的街市,商贩们忙着称货,街上自行车铃声叮叮作响,还有新建的工厂冒着白烟。每天晚上,他和曾志在办公室里一起喝茶,她讲起革命的那些年,讲国家的变化,讲得平静但有力量。石来发坐在那儿,手里捧着茶杯,认真听着,偶尔点头。临别前一晚,曾志拿出一捆书,有农业技术也有识字课本,用绳子扎得整整齐齐,递给他,嘱咐他回去好好学。石来发接过书,深深鞠了一躬,双手紧紧抱着那捆书。 石来发回到井冈山,继续种地,农闲时就翻开那些书,借着油灯一页页读。他不识多少字,但学得特别认真,字写得歪歪扭扭,笔记本上全是笔记。村里人看他这么上进,都挺佩服。几年后,当地干部看中了他的踏实,选他当了护林员。他每天背着工具,沿着山路巡查,检查树木有没有病虫害,记下野生动物的踪迹,笔记本上写满了观察记录。井冈山的青山绿水,在他的守护下越发生机勃勃。 曾志留在广州,继续她的工作。她忙着开会、视察,推着自行车去工厂,检查新修的学校进度,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她和石来发虽然分隔两地,但那次短暂的重逢,让他们心里都有了牵挂。石来发用自己的方式,在山里守护着家园;曾志则在城市里,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这母子俩的重逢,背后是革命年代的苦难与牺牲,也是新中国带来的希望。你有没有听过类似的家庭故事?欢迎留言分享!
1952年,井冈山一名农民南下寻亲,当他见到广州市委书记曾志时,直呼:“妈,我是
玄光旅
2025-07-20 16:14:05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