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军方媒体报道,中国的霹雳S型空空导弹已经问世,2020年立项历经5年2025年终于研制成功,它的成功打破了空空导弹只能射程500公里的神话。 过去几十年,空空导弹的射程一直维持在500公里以内,这一数字在国际上一直是空空导弹的“天花板”。 例如,美国的AIM-120D导弹,射程约为180公里,虽然2025年将服役的AIM-260“杰特姆”导弹号称具备更强的性能,但预计其射程也不会超过400公里。 与此同时,美国的主力预警机,如E-3“望楼”,在探测隐身目标时的距离也通常受限于500公里左右。 这意味着,过去的空战中,预警机往往可以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甚至在敌方的导弹范围之外,扮演着空战指挥中枢的关键角色。 随着霹雳S型导弹的问世,这一“安全区”彻底消失。 霹雳S型导弹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800公里,这使得预警机一旦被锁定,就进入了无法逃脱的杀伤范围。 根据性能测试,预警机在被霹雳S型锁定后的4分钟内几乎不可能逃脱,意味着一旦进入该导弹的打击半径,预警机就等于暴露在极高的风险之中。 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发展让美国的空战策略和空防计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即使是最为谨慎的美军高层,也不得不承认,霹雳S型导弹的技术进步大大改变了他们原有的作战信心和规划。 过去,他们通常依赖预警机作为空战的核心指挥平台,但如今,这种“安全区”已经被打破,任何一个进入800公里范围的目标都可能面临致命威胁。 霹雳S型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诞生,是近年来军事领域的一次震撼性突破。 这个项目于2020年悄然启动,在经历了五年的研发攻关后,终于在2025年夏天正式定型。 其核心技术参数,特别是在射程和速度方面,突破了传统空空导弹的瓶颈,挑战了所有关于空战的固有认知。 霹雳S型导弹的射程令人震撼——800公里。 这一数字不仅打破了传统空空导弹射程“500公里”的上限,还重新定义了现代空战的作战范围。 过去,空空导弹的射程往往受到空中发射平台的限制,通常只能在500公里以内进行有效打击,但霹雳S型的出现,让这个限制瞬间成为历史。 更让人惊叹的是它的极速,达到了9马赫,相当于每小时11000公里的速度。 这样的极速意味着,从北京发射出发,这枚导弹仅需6分钟就可以精准打击到上海——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飞行速度,几乎不留给敌人任何反应的时间。 对于任何敌方空中目标,甚至是最先进的空中拦截系统,霹雳S型几乎是无法拦截的存在。 最令人瞩目的是,霹雳S型不再仅仅是“远程”空空导弹,它具备了“准洲际打击能力”。 这一特点意味着,未来空军作战不仅可以在空战中发挥作用,甚至有可能成为跨洲际打击的一部分,这种概念在过去的空战理论中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其高超音速的飞行性能,使得传统的空中作战模式和应对策略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霹雳S型的问世,不仅标志着空战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也意味着全球空战格局的重新洗牌。 过去,空空导弹更多依赖于相对较近的战场,飞行速度也远不及当前技术的极限。 但随着霹雳S型的加入,空战的射程和打击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不仅改变了空中作战的规则,也可能重新定义未来的军事战略。 霹雳S型的问世,是中国空空导弹技术近二十年发展的缩影,也是其军工体系从依赖进口到自定标准的写照。 参考资料:今天,来认识一下“霹雳”导弹——澎湃新闻
美媒军方媒体报道,中国的霹雳S型空空导弹已经问世,2020年立项历经5年2025
繁星入眸念成诗
2025-07-20 16:02:0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