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苏军方宴会上,苏军和曾克林开玩笑,“你喝一杯酒,我就给一座军火库,”谁知曾克林立马连干12杯伏特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9月8日夜,沈阳郊外苏军第6近卫坦克集团军驻地。酒杯相碰的脆响中,一场改变东北战局的交易正在进行。 苏军卡夫通少将端着伏特加,对坐在对面的八路军将领曾克林说:“一杯酒换一座军火库,你敢喝几杯?”话音未落,曾克林连干12杯,三天后苏军兑现承诺,将沈阳苏家屯军火库移交给这支4000人的八路军部队。 这看似荒诞的“酒桌外交”背后,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东北权力真空期的激烈博弈。当时国民党军队尚在千里之外,而曾克林率领的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成为最先挺进东北的中共武装。 9月2日曾克林部与苏军联合攻占山海关,苏军起初对这支八路军队伍颇为冷淡,甚至拒绝提供任何武器弹药。 当苏军试图将八路军阻挡在沈阳城外时,数十万市民涌上街头高呼“欢迎八路军解放沈阳”。面对汹涌民意,苏军城防司令克拉夫琴科不得不允许八路军以“东北人民自治军”名义进驻了。 民心的倾向让苏军开始重新审视这支中共武装的价值,在那场决定性的宴会上,曾克林明知自己酒量有限,仍毫不犹豫接受挑战。当曾克林喝到第八杯时脸色开始发青,但他仍然坚持饮完了最后四杯才昏厥。 苏军被这种不要命的气魄震撼,开始履行酒桌上的承诺。从苏家屯军火库,曾克林用三天三夜运出2万支步枪、1000多挺机枪、156门火炮,甚至包括部分坦克装备。 这批武器的价值远超想象,仅两个月时间,曾克林部从4000人暴增至8万人,成为中共在东北的第一支主力部队。 9月14日,曾克林乘苏军专机飞抵延安向中央汇报。他的一句“沈阳军火库物资堆积如山”直接促使中央连夜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战略调整。 中央随即下令从华北、华中抽调10万精锐部队火速北上。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毛主席称之为“又一个几千里的长征”。 不过曾克林的汇报也是有“水分”的,后续北上的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抵达后发现,实际可用武器远不如预期丰富,部分轻装北上的部队甚至面临“徒手打仗”的窘境。 但历史的走向已经不可逆转,依托这批武器装备,东北民主联军迅速壮大,最终在辽沈战役中一举歼灭国民党东北“剿总”47万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1945年,在山上休息的迫击炮手陈宝柳,忽然发现30多个日军和几个女人,正在不远
【6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