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其实是没资格嘲笑伊朗“被渗透成筛子”的,因为,到今天,中国的最致命敌人,早已

柳淮蕊 2025-07-19 16:12:33

中国其实是没资格嘲笑伊朗“被渗透成筛子”的,因为,到今天,中国的最致命敌人,早已经不是美国北约、俄罗斯,或者什么日韩菲印了,我们的最致命敌人,也已经变成“自己人”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就说最近一个月,咱们国家破获的间谍案就触目惊心,这些“内鬼”造成的危害,一点不比伊朗那边轻。 2025年6月24日,国家安全部通报了一个案子。 有个叫向某某的,以前是驻外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因为考公务员没考上,心里头窝火,就想证明自己“有能耐”。 他主动联系境外间谍机关,把大量内部文件当“投名状”交出去,还收了人家的钱,回国后他还撒谎想蒙混过关,结果被国安机关查得清清楚楚。 最终他因为间谍罪被判了刑,这辈子算是栽在自己的邪念上了。 三天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也判了一个日本制药公司的员工,他在中国干间谍活动,被抓了个现行,最后判了三年六个月。 这可不是小事儿,一个外国间谍能混到咱们眼皮子底下,说明人家的渗透手段有多隐蔽。 这些间谍泄露的机密可不少。就说向某某,他提供的内部文件经鉴定都是情报,要是落到敌人手里,不知道会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 那个日本间谍,虽然具体细节没公开,但能被判这么重,也可能是触及了咱们的核心利益。 最近一个月,不只是咱们,伊朗那边也没少抓间谍。 6月18日,伊朗库尔德斯坦省抓了个42岁的摩萨德间谍,家里搜出一大堆武器弹药和炸弹材料。 20日,哈马丹省又抓了30个,这些人有的在社交媒体上散布谣言,有的在军事设施附近晃悠,还有的想纵火。 更夸张的是,25日伊朗处决了3个间谍,他们把暗杀设备伪装成酒精饮料走私入境,结果导致一名“重要人物”遇刺。 伊朗官方说,从6月13日到25日,他们已经抓了700多个以色列间谍,这渗透程度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伊朗的间谍手段花样百出,他们用无人机偷拍敏感地区,用社交媒体煽动情绪,甚至伪装成留学生接近专家套取情报。 比如有个摩萨德间谍在境外接受专业训练,回来后用技术设备和加密通信搞破坏,还有的间谍通过婚恋网站接近目标,用情感诱骗的方式获取情报。 咱中国的间谍也不遑多让,手段同样阴险,他们会伪装成商人、学者,打着合作的幌子接近科研人员。 2025年6月,广东江门就破获了一起案子,一个自称留学生的境外人员,想套取重点大学教授的研究数据,幸亏国安部门反应快,才没让他得逞。 还有更狠的,就像当年轰动全球的“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伪装成成功商人,用贵重礼物拉拢导弹总设计师郭万钧,最后拿到了东风 - 31导弹的敏感情报。 有人可会好奇,保护国家安全,只靠国安部门够不够? 在我看来,这还远远不够,毕竟间谍活动藏在暗处,光靠几个部门盯着哪儿能行。 就拿稀土走私来说,境外间谍把稀土粉末混在瓷砖原料里,或者灌到塑料模特、矿泉水瓶里偷运出境,要不是海关和国安部门联合行动,这些战略资源就这么流失了。 咱老百姓作为国家的一份子,该出力的地方也得出。 就像广东那个网约车司机的事,乘客发现司机播放境外邪教宣传录音,马上报警,结果破获了一个渗透网络。 要是大家都能像这位乘客一样警惕,间谍就没那么容易得逞。 咱老百姓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留个心眼,提高警惕,别被小恩小惠诱惑。 境外间谍可能会用高薪兼职、美女交友这些幌子接近你,比如有人在网上遇到“美女”,对方让他拍附近重要单位的照片,结果就掉进了陷阱。 还有的间谍会伪装成“好心人”,用捐资助学的方式培养“接班人”,等你进了关键岗位,再让你出卖情报。 所以遇到陌生人打听敏感信息,或者有人让你做奇怪的事儿,一定要多多留心。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必须要及时举报,咱国家有专门的举报电话12339,像前面说的网约车司机、留学生套情报这些事,都是靠群众举报才破获的。 你一个小小的举动,说不定就能挽救国家的重大损失。 间谍活动不是电影里的情节,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 当年英国间谍在咱们西南边疆搞破坏,现在他们的手段更隐蔽,咱们要是麻痹大意,就等于给敌人打开了大门。 咱中国和伊朗都面临着的间谍的渗透,保护国家安全,不是哪个部门的事儿,而是咱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大家都绷紧这根弦,让间谍无处藏身,咱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安全。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