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了一条河附近,结果来来回回跑

原上花绽放 2025-07-19 14:58:35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了一条河附近,结果来来回回跑了4次 ,愣是把40万人给活活跑散了。 先说说毛泽东这个人吧。他1893年出生在湖南韶山一个普通农民家,爸妈靠种地和做小买卖过日子。从小他就帮家里干活,8岁上私塾学四书五经,13岁辍学全职务农,那时候农村生活苦,地里活儿重,他也得扛着锄头下田。1911年辛亥革命闹起来,他去长沙投军,当了半年兵,退伍后到处求学,进过中学、师范学校。1918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打杂,那儿接触到新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在湖南组织学生闹事。1921年他参加中共一大,从此投身革命。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他带队上井冈山建根据地,搞农村包围城市。1931年当上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开始,他一度没军权。遵义会议后,他逐步掌握指挥,四渡赤水就是他重掌军权的起点。 毛泽东在北京时,跟李大钊、陈独秀这些前辈学马克思主义,1920年回长沙办工人夜校,推动罢工。井冈山时期,他写报告分析中国革命道路,强调武装斗争。1930年代初,反围剿战役中,他用游击战术打败国民党几次进攻,但李德这些洋顾问来了后,推行阵地战,导致失败。长征路上,湘江战役损失惨重,红军从8万多减到3万,这让他反思指挥问题。遵义会议批评博古、李德,确立集体领导,他进入三人军事小组。从这儿开始,他指挥更注重实际,结合地形和敌情。为什么他总能在逆境中翻盘?因为他不死读书,而是从实践中总结。 现在转到四渡赤水的核心。1935年1月,红军进遵义,国民党40万大军围堵,蒋介石派薛岳、周浑元等部追击,川军刘湘、滇军孙渡封锁。一渡赤水从1月29日开始,红军从土城方向西渡,土城战斗失利,伤亡大,但避开川军主力。国民党以为红军北上,调兵堵长江。红军却掉头二渡赤水,2月18日东返,攻桐梓、娄山关,再占遵义,歼吴奇伟部一部。这次调动敌军,红军抓到主动。你想想,为什么第一次渡河是避锋芒?因为情报显示川军增援快,硬拼吃亏。历史事实是,毛泽东用佯动迷惑蒋介石,让地方军阀互相推诿。接着三渡赤水,3月16日从茅台镇西渡,故意张扬,派小队佯攻叙永,国民党上当,调兵西北。红军潜伏后,四渡赤水3月21日东返,南下乌江。这四次渡河,总共调动国民党几十万部队东奔西跑,防线散乱。3万人怎么玩转40万人?靠的就是灵活,不死打一处,利用河道和山地拉开距离。 再深挖四渡赤水的细节。一渡后,红军去扎西整编,从30团缩到16团加干部团,轻装上阵。二渡时,娄山关战斗歼敌2000多,红军士气回升。三渡用瞒天过海,关闭电台潜伏,国民党情报乱套,以为红军北攻。四渡抓住空隙,擦肩而过敌军。整个过程,红军行军上千公里,日夜赶路,国民党被拖垮。蒋介石的碉堡战术本想缩减红军空间,可红军不恋战,总在弱点突破。历史记载,毛泽东在苟坝会议反对攻打鼓新场,那是个陷阱,王家烈弱但周边强兵多。他改打鲁班场,虽没全胜,但争时间三渡。这样的决策,不是凭运气,而是算准敌军反应时间。你想想,为什么国民党内部不齐心?因为蒋介石借围剿削弱军阀,他们保存实力,不肯出力。这点被毛泽东抓住。战役中,红军用船只反复渡河,国民党追不上。想想看,如果情报准点,国民党会不会堵死?但事实是,红军情报工作强,破译敌电码,提前知动向。 四渡赤水后,红军留红九军团阻击,主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蒋介石慌了,调兵回防,红九军团脱险。红军东向清水河摆浮桥,假渡,国民党东追。红军从中穿入云南,逼昆明,滇军固守,金沙江防松。4月底主力渡江,烧船,薛岳晚到7天。红九军团也渡江会合。长征继续,5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6月会师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损失大但坚持。10月到陕北,剩几千人。抗日战争爆发,红军改八路军,毛泽东指挥游击,设伏华北。1945年抗战胜,内战起。1946年辽沈战役,围沈阳,歼敌47万。1948年淮海战役,平原推进,包围国民党60万。1949年渡长江,解放南京。10月1日建国。 你对四渡赤水有啥新看法?欢迎评论区聊聊,一起挖挖历史深意。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