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笑谈[超话]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三下乡 【走进孔繁森纪念馆,探寻红色精神价值】
为深入挖掘各时期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探寻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价值,7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统忆烽火”实践队前往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开启红色精神探寻之旅,在历史厚重氛围中触摸红色精神脉络,感悟其跨越时代的力量。奔赴红色殿堂,开启精神探寻之旅,在历史厚重氛围中触摸红色精神脉络,感悟其跨越时代的力量。
七月的阳光炽热而明亮,如同实践队员们奔赴红色之旅的热忱之心。实践队员们怀揣着对红色精神的敬畏与好奇,来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这座承载着英雄事迹与精神传承的建筑,静静矗立,等待着实践队员们去揭开那段动人的历史篇章。
踏入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实践队员们的目光首先被孔繁森同志的雕像吸引,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孔繁森同志仍以坚定的姿态,凝视着他深爱的土地与人民。雕像周围,鲜花簇拥,红色的飘带随风轻摆,那上面书写的一句句致敬与追思,诉说着人们对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无尽怀念。 回溯英雄足迹,解码红色精神
在纪念馆展厅,实践队员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穿梭于历史的片段之间。从孔繁森同志早年的成长经历,到他两次奔赴西藏,为边疆建设与发展奉献一切的动人故事,每一个展品、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片,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通往红色精神宝库的大门。
实践队聚焦孔繁森西藏工作历程,模拟其深入基层场景,实践队员们分组扮演不同角色,重现他与藏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温饱教育医疗奔走的画面。破旧搪瓷缸、磨损笔记本前,实践队员们驻足记录,梳理他为百姓操劳轨迹;在与藏族同胞合影照片旁,交流研讨,体悟他对人民的深厚情谊。
当读到“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经研讨交流,明晰这是红色精神在他身上的生动体现——无私奉献、心系人民、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年代,孔繁森凭对人民的爱与红色信仰坚守,书写壮丽篇章,这也成为实践队员解码红色精神的关键指引。 红色精神传承,赋能时代发展
参观结束,实践队围绕“红色精神的现实价值”深入研讨。实践队员们达成共识,孔繁森代表的红色精神,在当代社会有多重重要价值。
从社会层面来看,红色精神是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与挑战,价值观也日益多元。红色精神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爱国爱党等理念,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正能量,引导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风尚。实践队员们设想,若将红色精神融入社区建设,通过策划互助活动、公益项目,可营造更温暖有凝聚力的社区环境,便计划后续尝试推动。
从国家发展层面讲,红色精神是推动进步、实现复兴的动力。民族复兴征程布满险阻,需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孔繁森扎根边疆、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精神,能激励各行业建设者勇挑重担。实践队讨论后认为,不管是科研工作者、基层公务员,还是企业创业者,红色精神都能赋予前行勇气决心,后续也会向这些群体宣传,传递精神力量。
对于青年成长,红色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代青年面临学业、就业、社交等困惑,红色精神蕴含的坚定信念、不屈意志、奋斗执着,能助其树立正确“三观”。实践队员们觉得,以孔繁森为榜样,服务人民、追求个人与社会价值统一,青年人生之路能走得更稳更远,后续会在青年群体中加强红色精神传播。
践行红色精神,书写青春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队深知挖掘红色精神现实价值,需落脚实践。参观纪念馆后,迅速策划开展系列践行活动。
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实践队员们帮社区清理环境卫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陪伴,以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宗旨。服务中与居民亲切交流,倾听故事,播撒红色精神种子。一位实践队员感慨:“看到行动给他人带来帮助快乐,更懂孔繁森无私奉献意义,坚定了践行决心。”
红色精神长传,实践探索不止
此次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之行,是“统忆烽火”实践队的红色精神洗礼,也是探索现实价值的生动实践。经参观学习、交流研讨、实践行动,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红色精神跨越时代的魅力价值,明晰当代青年传承弘扬的责任使命。
红色精神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历史的天空,也指引着未来的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更多的青年像“统忆烽火”实践队队员们一样,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的内涵,探寻其现实价值,并将红色精神融入到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红色篇章,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未来,“统忆烽火”实践队还将继续踏上红色精神探寻之路,走访更多红色教育基地,挖掘更多不同时期的红色精神,让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成为一场持久而热烈的青春行动,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的血脉中永续传承、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