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哈哈遗产争夺:杜女士已经是高知女性,为何会选择做第三者,而不是正常婚姻?因为就

侠女论商业 2025-07-19 11:37:41

哇哈哈遗产争夺:杜女士已经是高知女性,为何会选择做第三者,而不是正常婚姻?因为就她的人生轨迹来看,其实她没有什么能力,学历就仅仅是她的敲门砖和装饰品。 杜1966年出生,1988年大学毕业,应该是被分配到了杭州医用光学仪器厂做助理工程师,这个工作本来还可以,但是放在90年代国企改制(娃哈哈也是国资背景)、工人下岗、公务员纷纷下海经商的时代浪潮下,含金量也就那样了。所以91年跟她一起进娃哈哈的有20位大学生,并非她慧眼独具押宝潜力股。 杜91年9月进入娃哈哈,大概95年就怀上了头胎,96年出国生子。这4年多时间,并没看到她留下什么标记性的、开疆扩土的业绩,以至于小红书上吹功勋时只能提到她英文好,能负责进出口业务。但是认真来说,90年代各外语学院都不乏英文更好的毕业生,给高工资就能招来,算不得什么特殊贡献。 再然后杜就常驻国外,96年第一胎,98年第二胎,做宗馥莉国外的监护人,这个阶段更看不出来有什么工作业绩。2004年宗馥莉回国加入娃哈哈之后,杜在公司里越发没有存在感,直到2008年正式离职。 杜离开娃哈哈搞所谓的投资和教育,其实还是在娃哈哈的荫蔽下活动(先后个人出资创办了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杭州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杭州娃哈哈未来城培训中心等非盈利国际化教育机构,任娃哈哈未来城董事长),并且没有多少成果。一般来说,不管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真赚到大钱的成功人士,都会强调自己的独立打拼,而不是反反复复用老东家的名号贴金,最明显的,农夫山泉钟老板当初可是娃哈哈的经销商,发达后就不爱提这一茬。这种离开娃哈哈就起不了名的架势,只能说明她实质上还是依附于老东家的菟丝花。尤其是近两年她和她儿女任职的多家公司被宗馥莉轻易关停,越发说明她就是个空架子。 至于慈善事业,就更没啥好吹的,撒钱当金主出风头有什么技术含量吗?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钱还是从娃哈哈出的。所谓“三捷”皮包公司的骚操作,不知底里的还以为娃哈哈神神秘秘要布什么大局 。就这种水平,说她这些年也套出了几十亿之类的听听就算了,真有几十亿身价早就上女富豪榜了。半辈子过完了,母子几个能指望的只有那个压根没成立的所谓信托基金。 事业方面她能力稀碎,哪怕是雌竞抢男人这块,她的能力也非常令人无语。雌竞的成功指标有这么几个,首先就是成为正妻且至少公众场合男人给足面子;其次只有她生下来男人的孩子,或者男人最重视她的孩子、给予继承人的地位;再高一点的要求就是男人痴迷深爱过,为其做出非常明显的牺牲;最高境界是借着男人事业起飞,成为女王。 杜不满足以上任何一条。年纪轻轻受教育水平良好,委身大21岁的老男人陪伴30年,生了儿子生女儿,最后连个光明正大的身份都没拿到,最后老男人挂了,老男人心心念念盼来的大儿子竟然还要靠滴血认亲;孩子们继承老男人的事业无望,连给他们托底的所谓信托居然也不过是个公司的海外账户,任由宗馥莉转账付款,形同虚设;老男人把人设立到生命最后一刻,带着大女儿各种出镜,却一直没松口对外承认她们母子的存在;所谓的事业和财富跟肥皂泡一样,被小16岁的宗馥莉随便一点就破成一片。就这水平,非婚生子女出来闹的那一刻就是笑料了。邓文迪、哪怕田朴珺何时有过这烦恼了? 杜的两个孩子在能力上甚至更差一些,虽然早已成年,却没有一战之力,被打的节节败退。当然,如果杜氏当年跟大哥没造出人来,心一横“行尔晴故事”怀了老三的孩子栽到老大头上,N年以后联手孩子生父抢班夺权,那就是另一个故事,另一个标准了。不过孩子生父如果是个宗家血缘的限高老赖的话,生前不闹死后闹就非常合理了,死无对证嘛,浑水摸鱼嘛。 我个人并不觉得婚姻制一个经济制度多么神圣,也不喜欢搞什么嫡庶神教,更不会把雌竞这个赛道一杆子打死,九子夺嫡的大戏咱爱看,谁胜出咱都是吃瓜乐子人,但是更看不上放下道德依然菜到抠脚的人。你都败坏了公序良俗了,都挑战了家庭秩序了,结果就这?反派也可以很有魅力,但又蠢又坏的反派最讨人嫌。 如果传闻是真的,宗馥莉的找对象水平都比杜高,且不说天龙人背景,至少是个帅哥双博士,还是正正经经的合法婚姻。如今大小姐营造舆论就咬住两条就可以了,第一,私生子?谁说先父有私生子了?别凭空污蔑先父清白。随便一个人跳出来都能跟我爸滴血认亲了?第二,信托?谁说那是信托了?谁家信托还能往外转钱的?那是公司海外发展账户,用于对公业务的,谁打它主意谁就是要侵吞公款。

0 阅读:247

评论列表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2
2025-07-19 23:30

外国人拿着美国护照在香港法院告中国企业,还18亿、还想染指娃哈哈控制权?奇怪的是他们居然还真以为自己能赢。 选择在香港法院起诉,而不是内地。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是娃哈哈的企业架构,绝非他们能一纸诉状撬动的。娃哈哈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是地方国企背景,属于国家队成分。这几十年的发展非常中国化。不上市、不引资、不分拆。连宗馥莉接班的节奏,也是在他严密掌控下缓慢推进的。宗庆后在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中还特意强调,企业未来交给宗馥莉打理,而且出席任何场面采访也只带宗馥莉。这是一种非常清晰的内部传承路线。 有人说,杜建英一方拿出遗产协议作为证据,不容置疑。首先协议文本为英文版本,签署地是开曼群岛。而宗庆后的主资产分布在内地,并没有任何开曼架构公司控股集团主体。这种境外协议,在内地法院执行力本来就有限。更别说里面主张的权益是委托股份,没有实际持股证明。 而且企业法人主体里的杭州上城区国资委,才是真正的稳压器。只要娃哈哈还保留着国资成分,外部力量就很难撬动根基。这也是为啥对方绕开内地、跑到香港告。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2
2025-07-19 23:30

信托成立的要件完整性——委托人明确的设立意愿、特定化的信托财产以及可执行的受益条款缺一不可。若宗庆后仅有意向而未完成法定程序,所谓的信托可能只是"空中楼阁"。其次是财产独立性的认定难题,若是公司资产宗馥莉有权利追回,若是老宗个人资产则定性为遗产。资金若已注入信托账户,则构成独立信托财产(要看有没有成立信托时签署的有法律效率的书面文件,委托人及受益人无权力干涉本金,第三方机构代为执行)。若仍滞留公司账户,则可能被视为企业资产(哇哈哈的18亿$90%的可能停留这一阶段,宗馥莉可以用公司名义转动资金用于公司使用)。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1
2025-07-19 23:30

杜建英那边提到的18亿,是信托(未成立没有法律效应)基金未来估值,而非实际到手资金。我查了一下,这种家族信托的争议也屡见不鲜,香港新鸿基兄弟反目事件,本质也绕不开对信托话语权的争夺。但那是资本市场的玩法,在国企占股的娃哈哈身上,完全不适用。 换句话说,这场诉讼本质上是一种博弈,不是企业分裂战,而是遗产追债战,但绝不会因此丢掉娃哈哈,控制权是另一条线——国资,它早就被宗庆后安排得死死的,不容置疑。宗庆后当年能从校办工厂起家,就是靠与地方的联动。他从不是单打独斗的民企老板,而是与体制协同的混合体。这种结构,决定了企业命运不会被几封境外起诉状带偏。 这不单只是一场争财产,而是一次边界极限试探。试探中国企业的法治边界、舆论容忍度,还有国资能不能在民营企业里稳住局。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1
2025-07-19 23:29

我更愿意相信小三一家想坐实是——信托,搞死哇哈哈小三得利,奈何老宗留了好几手。 所谓的信托有各种漏洞还有手续不全,其次小三自称受益人(没有相关合法文件),自己都没办法知道这笔钱的基本信息(上诉香港法庭确认余额及110万$去向),还要被告支付100多万的利息。 2003年设的信托?小三的三儿子还没出生,如何指定受益人,老宗未卜先知还有一个小儿子[惊讶],并且取好了姓名[抠鼻] 起诉书漏洞百出:原告提交给中国香港法院的材料中,未提及任何信托契约细节,更未将汇丰信托主体列为被告。若信托真实存在,汇丰作为受托人必然涉诉,这一反常操作被法律界视为“致命硬伤”。 法律铁律成壁垒:根据《信托法》第8条,信托设立必须书面签署。而原告至今无法出示宗庆后亲笔签署的信托文件,仅有“内部邮件截图”等间接证据,被宗馥莉律师斥为“无法律效力”。 遗嘱一锤定音:宗庆后2020年遗嘱白纸黑字写明: “所有境外资产由独女宗馥莉继承” 。这份经法律认证的文件,远比口头承诺更具杀伤力。

侠女论商业

侠女论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