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根本不缺稀土,全世界都能挖!”美国首富马斯克语出惊人,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把美国人整破防,他表示但挖出来的稀土,全都得送到中国加工……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5年最新数据,就光美国本土的稀土储量,就足足180万吨,看起来确实挺多,可跟中国的4400万吨比起来,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更要命的是,美国稀土矿里80%都是轻稀土,像镝、铽这类重稀土,98%都得从中国进口。 就好比炒菜光有盐没有酱油,缺了这关键的“提鲜料”,高端制造根本玩不转。 马斯克之所以说“全世界都能挖”,是因为美国确实在全球布局,跟沙特、澳大利亚、印度这些国家合作开矿。 今年5月,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跟沙特签了协议,要在那边建稀土全产业链。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拿美国本土最大的芒廷帕斯矿来说,虽说重启了,可挖出来的80%精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想在本土建个冶炼厂,得砸15亿美元,还得等5年以上。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堆零件,却发现组装说明书在中国手里,离了我们根本玩不转。 而且中美加工产业的差距,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中国的稀土分离技术那叫一个牛,徐光宪院士发明的串级萃取法,能把稀土分离成本压到12美元/公斤,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纯度还能做到99.9999%。 就说包头稀土研究院的铼酸铵提纯技术,纯度比美国高0.001%,直接用在歼-20的隐身涂层上,反观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虽说在2025年鼓捣出了重稀土分离技术,可工艺又贵又不环保,生产出来的东西成本高得离谱。 更尴尬的是,美国特斯拉、西门子这些大公司,90%的高端电机磁体都得从中国买,因为本土企业根本达不到性能要求。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精炼的稀土,就是全球各国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从电动汽车的电机、风力发电机的涡轮,到导弹的制导系统、核潜艇的推进器,哪样都离不开稀土。 就拿永磁材料来说,中国钕铁硼磁体的性能全球领先,中科三环的N52磁体磁能积比美国N50高6%,直接让特斯拉电机体积缩小了12%。 2024年,中国永磁材料全球市场份额突破40%,高端产品占比超过30%,要是没了中国稀土,全球高科技产业得停摆一半。 美国受中国稀土限制的影响有多大,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2024年中国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后,镓价一年涨了61%,锗价涨了64%。美国国防部在得州投资的稀土提纯设施,原本计划2025年投产,结果因为原料供应不上,进度一拖再拖。 更要命的是,美国F-35战斗机87%的供应链直接或间接依赖中国稀土,2025年中国对美稀土永磁体出口量下降58.5%,导致F-35生产线一度面临停工风险。 这就好比打仗没了弹药,再先进的武器也成了废铁。 美国也没闲着,一直在想办法突破限制。 2025年7月,美国国防部跟MP Materials签了协议,投了4亿美元优先股,还承诺未来十年稀土产品最低价不低于110美元/公斤,比中国市场价高一倍多。 而且他们还跟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组成“关键矿产合作倡议”,想绕开中国重建供应链。 可这些招的效果,现在看来还真不咋地。 MP Materials在得州的工厂虽说开始生产了,可年产能只有1000吨,连中国北方稀土一个分厂的零头都不到。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精炼厂,因为技术故障,2025年上半年产量还下降了18%,现在的问题是,美国重启稀土产业得花大把钱和时间。 业内估算,在美国建一套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成本至少是中国的五倍,就说冶炼厂,从审批到投产,没个五六年根本搞不定。 像得克萨斯州的分离厂,就因为《清洁水法》审批拖了26个月,阿拉斯加的Bokan Mountain项目更惨,被诉讼搁置了12年。 就算钱到位了,技术和人才也是大问题。美国稀土行业关键岗位人才流失率高达35%,而中国通过“师徒制”和利润分成,稳稳保住了技术传承。 更关键的是,中国控制着全球90%的中重稀土供应,还主导制定了17项ISO国际标准,这就好比下棋,中国已经握住了棋盘的“天元”。 这么看来,稀土之争不是简单的资源竞争,而是技术、产业链、政策的综合较量。 美国想在短期内超越中国,难如登天,中国的稀土产业,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根系扎得深,枝叶长得广,岂是随便就能撼动的。 未来随着绿色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稀土的战略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中国只要守住技术优势、完善产业链,就能在这场博弈中稳坐钓鱼台。 而美国,恐怕还得在“缺米下锅”的困境里折腾好一阵子。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根本不缺稀土,全世界都能挖!”美国首富马斯克语出惊人,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
柳淮蕊
2025-07-19 02:12:12
0
阅读:1